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仙侠修真

大唐锦衣行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大唐锦衣行:草蛇灰线 第二十三章 文

    “书册放于储物间。”

    此考室的考官走出一人,对站着的众人柔声讲道。

    众生都静了下来,放下手中书本,再次经受检查才依次鱼贯入了考场室内,像这样的考室此地还有二十余间。考场以县为单位,考生不会出县,届时卷子将统一送到州里批阅。

    童生之位者参加院试,中了称秀才,第一名称“案首”;秀才去乡试,中了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去会试,中了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去殿试,只取九人,称“进士”,前三状元榜眼探花。

    从概率上来讲,一路青云直上,蟾宫折桂比考上清华难的多。

    许折带着笔砚工具,踏进了考场,很自然地四下看了一看。

    殿宇深邃,空间开阔,黑色屋穹辉映着雪白墙壁,清雅中透着庄严的肃穆。

    前台铁木桌上摆着笔筒、大印、试卷,左右有窗,窗子敞开,有微风悄入,舒爽适意。

    地上密合地铺着特制木板,布鞋踩上去发出的细微咯吱声,入耳颇为舒心。

    殿内二十四扇简易屏风将每一位考生隔了开来,落了座,只见左后不见前后。

    “可预先研好墨块,备好用具,不得喧哗。”

    坐镇此地二十余考室的是衡州教院里来的文官,一般不露面。此考室考官有二人,穿着统一的绿色长袍,其中有一名为修行者,随身配着检测灵力波动的官家符印。场外也时不时会有专人进来检查,以最大程度考生无舞弊行为。

    许折找到自己的座位,挨着左侧白墙落了座,慢慢取出用惯了的狼毫笔、易水砚、笔架、镇纸、润笔用的盛水小木盒,取了墨块不疾不徐地研了起来,从准备到开考,时间是很充裕的。

    万事俱备,只待磬三鸣。

    许成灰坐在他后面座位,被屏风隔了开来,整个人从开始到现在没讲过一句话。

    此般情况要么是丢了三魂七魄中的一样或几样,要么就是被什么邪物附身了,再要么,就是脑子坏了。

    第二种可能性最大,若果真如此,这小小的淮梅乐安镇,怕是进了很多邪祟之物。

    许折研好墨,兀自用毛笔在里面荡着,体验着不可语人的小快乐,心底依旧是思忖不休。

    从他重生开始,事情便蒙上了一层看不清的迷雾,变数一个接着一个,最后的蝴蝶效应谁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连大的格局都生了变数,那,可就真是有趣了。

    磬声一响,考官开始分发卷子。

    许折正襟危坐,目光不偏不倚,沉稳非常。

    考官依次发送试卷,及至走到他面前,温柔地递下一份封制好的卷子以及一把小小的刀,轻声讲:“不用紧张。”

    许折摸摸鼻尖,稍微留意了一下,发现这个考官并没有和其他人说不要紧张这类话,心中有了些小猜测,想必是自己相貌出色的缘故。

    等考官发送完所有试卷,约莫又过了一刻钟。

    磬声再响,余音响彻宽敞大殿。

    “可拆卷。”

    磬声三响,叠音袅袅。

    “愿诸生笔下生花。”

    许折翻卷从头至尾浏览了一遍题目,有些说不上来的感慨、怅然,而后捉起毛笔开始作答第一卷,“帖经”。

    “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

    通俗点讲,即主考官任意择取经书中一页,遮盖全文,仅留一行,再裁纸为帖,盖上数字,令考生写出这数个字。

    再通俗点就两个字:默写。

    此卷只考基本功,抽取内容都在四书五经、三坟五典及其注疏之中,这些许折早已烂熟于心,应付此卷,实为牛刀小试。

    只是这“贴经”这么多年考下来,形势也变了许多,不再叫人填一两个字,却是叫人填短句,而且因为这些东西翻来覆去考了几百年,已经没有重点了,或者说,所有都是重点。

    许折习惯性地卷起袖子,提笔蘸墨,有些惊奇于贴经题,竟然没有考那些注疏内容,却依旧没有丝毫怠慢,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书写着。

    古朴的易水砚端放在木桌上,砚额处雕着的那条小蛇看上去别有一番意味。

    时下砚雕多为山水花草,很少会见到有人雕小蛇的。

    当然,寻常更没人敢雕一条龙上去。在天子治下,龙与帝星寓意是一样的,凡人不可染指。

    “发言盈庭----”

    “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

    许折心中默诵,行文缓缓,看了上句,下句很自然便出现在了心中。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

    “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不为虐兮。”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

    许折书之:“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道理在纸上,兴替也在纸上,不需多言。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又答了几句论语中,玩着花样切割出来的字句,不多时,许折便搁笔换另一卷,视线也慵懒地朝外瞥去。

    青竹掩掩,曲水潺潺,引人遐思,秋深处、清流尽头是否有一淡漠姑娘,腰悬浊酒,手握宽刀,白衣胜雪,回眸萧疏。

    除了诗情画意,更多的是烟火气,比如竹子上挂着几串萝卜干,边上还有秸秆焚烧留下的余烬。

    一旁的竹扁里还放着几条红赤赤的腌制兔肉,许折看了心有不忍,于是急忙转回了视线,在心底给死去的兔子火化超度。

    顺便加了点孜然和花椒。

    他已经好久没吃煮熟的安安静静了,因为灵兔肉煮熟了灵气也就跑掉了。毕竟兔肉不像兔血回复的那么快,他必须统筹兼顾,安排安安静静时间错开来给他吃,这样才能最快效率提升自己的基础实力。

    第二卷,“墨义”,即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考生可用经书原文回答,也可增删语句用自己语言回答,但行文需通顺,文意不得曲解。

    也属于基本功行列,不难。

    “以怨与恕论品,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