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并州铁甲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并州铁甲:正文卷 第一七九章 大义名分

    陈原身为农都尉,却阴差阳错手里掌握一些兵马,在并州最危急的时刻竟能保一方平安。

    然后他又带领这些兵马,加上郭家王家的支持,光复并州大部地方,现在除了上党郡,几乎都被陈原控制。

    但是,他的权力终究没有被朝廷认可。

    即使前段时间王允到了洛阳,刚跟何进将来龙去脉讲清楚,可是转眼间,何进已经身首异处。

    如今洛阳大乱,再也无人关心并州事务,就连王允现在只怕也没时间关心这些国家边陲的小事。

    可对于并州来说,却是要紧的大事。

    前段时间,虽说是陈原一直代管并州,可意义却是不同。

    那时候的陈原只是因为手里有兵,可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在朝廷未作出决定前,代行稳定并州的秩序。所以他需要随时做好交权的准备。

    陈原在并州并不比郭家和王家权势大多少。

    可如今朝廷大乱,未来不知何时才有机会顾及并州事务。

    那陈原此时接着管理并州,那就是真正的实权,就是朝廷到时候彻底稳定下来,只怕也不能将陈原说换就换下去。

    军阀的形成,就是因为这样的权力真空而产生。

    郭家、王家以后实力方面,跟陈原相比,终究会少一些。

    王柔看着年纪轻轻的陈原,竟是有些哭笑不得,这时局变的竟是如此阴差阳错,竟让一个年轻娃娃登上并州权力的高点。

    原以为陈原立下大功,将来说不定能牧守一方,做个太守之类,已经是了不得。

    哪成想,短短一年时间,竟因为并州的兵权在陈原手里,竟是真的如刺史一般管理并州。

    洛阳之乱,不知会造成多少这样的“刺史”要登上天下大乱的舞台。

    不过,陈原虽年轻,王柔等人也是服气的。

    陈原点头答应后,王柔笑道:“文理,你虽年轻。不过我并州之地,现在却无人比你更合适。领兵之能且不必说,就说今年一年的治理,若换我们,只怕今天并州都不会有今天百姓能安居乐业的生活。粮食啊,你可是抓住了要害啊。”

    他停了一笑,接着说道:“哎,文理啊,终究是你的胸襟够宽广。从去年底,你力排众议,要今年并州大建设。当时我们都替你担心啊,董卓若来并州,岂不是要找你麻烦。好在你坚持住了。

    今年所产之粮,竟是能够2百万人吃还是绰绰有余。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现在不管别的地方怎么乱,只要我们并州有了充足的粮食,心里就有了底气。并州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啊,就连我也在云中忙和了几个月。虽说辛苦,最后看着一车车的玉米从田里运出来,这个高兴啊,简直几天都睡不着。”

    郭缊、王泽也是连连点头,纷纷说起今年的粮食大丰收,佩服陈原当时坚持的勇气,只有陈原敢如此大动作,不管不顾董卓要来的消息,一心要先将并州事办好。

    而且不光粮食,其他方面,也是突飞猛进,王泽讲起因为幽州平靖,往幽州发的货物是以前的三倍都不止,有些货物甚至通过幽州去往冀州青州一带

    平城马邑这些主要往幽州卖送各种货物的地方,各个工场忙碌的难以休息,造农具的工场竟因为幽州那边采买的农具过多,根本忙不过来,日夜不停的赶工。

    那些客商说,今年用不上,明年他们一定要用上并州的新农具。

    今年的生意荣景之好,由此可见一斑。

    几人一边谈论着陈原的功绩,一边恭喜着陈原先接手并州事务。

    “几位前辈,陈原毕竟年轻,经事不多,若有不到之处,还请前辈不吝指点。”

    陈原又是谦虚的客气道。

    王柔见陈原还是如此谦虚,很是欣赏,连连点头。

    不过,他看到陈原早在屋中挂好地地图,那中间的洛阳,还有上面的河东郡之地,都是用三角形的红纸贴上,显得格外醒目。

    王柔一指地图,长叹一声道:“哎,洛阳,竟不知现在到底如何了?”

    随着王柔的一声长叹,屋内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尤其是郭全老爷子,竟是抱着头呜呜地哭起来。

    众人连忙起身好一阵相劝。

    郭全止住哭泣,站起身来,转身过来,一把拉住陈原。

    “文理,洛阳可该怎么办啊?这董卓进了洛阳,简直胡作非为。这太后也被他拘禁起来,这朝中竟无人敢管。这朝廷竟是由这等屠夫乱来吗?

    文理,你有统兵之能。你可肯去洛阳,去将那董卓赶回凉州吗?呜呜……”

    说着话,老爷子又忍不住哭起来。

    陈原还没说话,王柔摇摇头,一声长叹道:“我并州之兵,没有朝廷之命,岂可擅自离开并州?这可是造反!进兵洛阳,没有大义名分,我们将何以自处啊?”

    王柔一句造反,一声大义名分,犹如一声惊雷打在众人头顶。

    众人皆是一惊,马上醒悟过来,是啊,没有朝廷之命,谁敢调动军队乱走。

    即使董卓进京,也是有大将军何进的命令,要不然,他带兵进洛阳,几乎等同与谋反。

    连董卓进京,尚需朝廷之令。

    更何况陈原这别人眼里压根就没听说过之人,他若做了,不是叛逆,也会被人说成叛逆。

    这个大义之名分,这个时代,可是天一样,丝毫不得违抗的。

    一旁的王泽连连摇头道:“现在董卓把持朝政,控制朝中的兵权。要讨伐他之令,从朝廷是绝不会发出来的。因为这个朝廷现在本就是董卓控制。”

    要动兵讨伐董卓,非得有朝廷之命。

    可现在董卓正掌握正朝纲,某种程度,朝廷之命令,都要由他控制。

    那只要董卓掌控朝廷一天,就不会有讨伐董卓的大军出现。

    想想也是好笑,这就是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当然,后来还是有人假借朝廷三公名义,公开讨伐董卓,破掉这个死循环。

    不过,对于陈原来说,他觉得面前的诸位简直迂腐的可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董卓这种无法无天之人,你再跟他讲朝廷之命,那永远就不可能讨伐他,只能看着他一天天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