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并州铁甲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并州铁甲:正文卷 第一七八章 明确权力关系

    这信是王允派人送到的。

    信中说到这两个月来洛阳的情况。可谓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

    虽然陈原已经知道这段历史,看到王允信中再次说到这里,还是感慨,历史的惯性,该怎么走,还是会怎么走。

    7月何进要铲除宦官,要调董卓进京。

    董卓未到,何进就先被宦官骗进宫中杀掉。

    而洛阳大乱,袁绍有将宦官杀了一匹。

    只有几个宦官逃脱,挟持着小皇帝直接跑出洛阳。

    而刚好这时,董卓带兵赶到,找到小皇帝,护送着入宫。

    可谓转眼间,何家势力灰飞烟灭,董卓已经掌握着洛阳的权柄。

    不光如此,又诱使吕布杀了丁原,原来洛阳的兵力全部集中他手里。

    一时间,风云变色,董卓握有头等权势,在洛阳为所欲为。

    洛阳无数人遭了难,宗室大户,富商豪贾,都开始成为董卓的目标。

    整个京城,惶恐不安。

    陈原看着这封书信,回到前厅,看着地图,凝望着图上的洛阳,久久不能挪移半步。

    东汉洛阳,人口超过百万,该是何等的繁盛?

    东汉是豪强经济,庄园经济为主,而洛阳正是最大最多的豪强聚集之处。

    小农经济下,必然导致低效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必能促进高效的商品经济。

    大户人家的庄园,必然导致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出现,分工。

    分工直接效果就是高效率。

    分工另一个效果就是各式人才的培养。

    若这样的形态好好引导,各种手工业人才就能成为初步工业化的基础人才。

    各个庄园强大的经济后盾,就能作为资本的源泉。

    有了国家的一统,有了安定的经济社会秩序,就有一个极大的市场。

    人才,资金,市场,这三样都在,这个社会要进步起来该是何等之快?

    战乱,都是战乱,将这一切全部摧毁。

    之后好多年,和平时代总是短暂,一直战乱不休,直到隋唐,这个国家才再次有新的盛世。

    可隋唐也好,也是不同于东汉,他们从气质上更像西汉,是以武立国。

    从商品经济的繁盛来看,东汉更类似于后世之宋朝,不过,跟宋朝市民化的程度来比,东汉则是大豪强奢侈经济的繁荣,下层之人却是奴隶一般活着。

    东汉虽是儒家鼎盛,经济却一反儒家重农抑商之策,虽说经济政策也是要求商者不农,禁民二业。

    可实际上,这些大豪强是农商都做,有利就赚。

    没有盐铁专营的国家管制,豪强做大起来简直强大到可怕。

    一个大商人,就能拉起一支几千几万人的军队,这种实力,是后世多少年不敢想象的存在。

    陈原对这些大豪强没有好感,也没有太大的恶感,他更对这些豪强手下那些无数徒附,无数专门的手工业者感兴趣。

    这些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繁荣的根基,一个个手工业者支撑了繁华的东汉洛阳城。

    一旦历史重演,洛阳彻底被战火吞噬,豪强也好,徒附也罢,都只能是被战火化为灰烬。

    陈原眼前似乎出现了浓重的黑烟,笼罩着想象中的洛阳上空,地上残尸一片,路上嚎哭不绝,真正一副世界末日景象。

    陈原心中感叹着洛阳的繁华,想着洛阳无数即将被战火吞噬之民众,暗暗下着决心,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惨剧不能再次上演。

    即使没有扭转历史,陈原也要将灾难降到最轻的程度。

    可该从哪里下手呢?陈原眼睛先看向洛阳东面。

    洛阳虽处盆地之中,可是也是当时交通最发达的地方,东面就是广袤无垠的大平原,经济腹地之广可为天下之最。

    洛阳东面的荥阳之地,北面有山,将黄河挡在北面。

    早就有人将这北面之山开通,挖出一条运河,从荥阳往东南方向一路南下,直达江淮之地。

    这运河就是赫赫有名的鸿沟。

    也就是在荥阳这里,向南沿着鸿沟可通达黄淮江淮平原,往北则可沿着黄河通达华北平原。

    整个平原腹地,都能在这里勾连。

    这就是洛阳的枢纽,西进洛阳的咽喉要地,荥阳。

    荥阳就是洛阳的咽喉,没有了荥阳,洛阳就是断线的风筝一般,大的经济腹地再也不能掌控。

    光靠西面的洛阳盆地,洛阳只能是一普通的城市。

    只有有了广袤的东面大平原做腹地,洛阳才是天下的洛阳。

    荥阳这里,有一座关,卡住进出荥阳的要道,虎牢关。

    洛阳若有大战,所有眼光都将集中于这里,所有焦点必在这里。

    看完荥阳一带,陈原又将眼光集中在洛阳北面的黄河还有河东郡一带仔细研究。

    现在并州与洛阳朝廷完全隔绝,主要原因就在河东郡。

    这里正是战乱之地,日夜厮杀不停,虽然董卓进了京,可是董卓的手下大将,也是他的女婿牛辅正带着队伍与白波贼厮杀,一时间正难分难解。

    同样,白波军因为在晋阳城被陈原杀的大败,特别畏惧陈原,因此也特别防备陈原。将并州出河东的咽喉要道,汾水河谷派重兵扼守险关,一时间陈原要向杀过去,也绝非易事。

    一定要突破河东郡,那太原郡,那界休就是下一步着力之点。

    陈原用木棍敲敲地图上的太原郡,指指界休等地。

    无论怎么规划洛阳,不能突破河东,终究是一场空想。

    ……

    八天后,平城农都尉府前厅气氛凝重。

    郭缊、王泽、王柔等并州要人已经到齐,陈原这边,徐晃韩泰也一起参与此次商议,令人意外的是,郭全老爷子这次也来到并州。

    郭全已经须发皆白,依旧面色红润,说起话来依旧中气十足。

    “文理,你们商议之前,我有话要说。”

    老头子郭全开口道。

    连陈原都有点奇怪,这老爷子今天是怎么了?以前他只是安心养老,很少主动过问事情,尽管陈原也从不慢待他。

    可他却并不倚老卖老,更多是不问是非,顶多是到各个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势如何。

    “今年开春,农都尉在太原要建粮食基地。老朽不才,以前也是朝中大司农,跟种田打了一辈子交道。今年也在太原郡几个县多跑了几趟。今年所见竟是以前前所未见,你们知道何事?”

    老爷子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王允,王泽,陈原几人。

    陈原也是好奇,还没发问。

    老爷子接着说道:“太原郡一地,以前所种粮食,每亩所收,多则200多斤,少则百十斤上下。这是麦子,粟的产量,还更低,能到一百斤也已经算高产。而今年,麦子产量高了一点,但是有一种粮食,玉米,有些地方最高可达千斤,差的也有600斤以上,平均都在800斤。”

    陈原对此早就心里有数,只是淡淡一笑,恐怕是老爷子家里反正也不吃玉米,就是人家跟他说,他也当做普通一粮食而已,没有特别放心上。

    今年太原大种粮食,动静太大,他也有时间,仔细去看了,因此才被玉米的高产有些震惊到。

    王泽王柔都知道太原郡比雁门郡粮食产量高,没想到竟是高一半左右,竟也是吓了一跳。

    “以前太原郡人口最多的时候,二十多个县总共有70万人上下,若是有一半田地种上玉米,随便就可以养活300万人。若是都种上玉米,只怕500万人口也不是问题。”

    郭老爷子这话一出口,除了陈原,大家都有些震惊,光一个太原郡,就能养活300万人。若是并州朔方云中等几个适合种粮的地方都好好种粮,岂不是可以养活上千万人口。

    “现在整个并州各地,太原郡、雁门郡、朔方郡、云中郡,听说都种上玉米,都是文理从胡人手里买来的种子。这小小的玉米种子,可是帮了并州大忙。文理,你居功至伟啊。就不讲你打仗的功劳,就靠这玉米种子,就能让并州多养活上百万以上人口。光这一点,就可以任并州刺史之职。

    文理,多少并州百姓都该感谢你带来的玉米种子。多少人,因为文理带来的种子,从此不再挨饿。

    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早该有文理任职并州刺史,将整个并州名正言顺地管起来。”

    陈原其实仗着兵权,在并州自行其是,哪怕是那时候王柔王允等担心他跟董卓冲突,他依旧不管不顾。

    只不过,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权宜之计,因为只有陈原手里有兵,能够保护并州,并能安定一方。

    可是如今,董卓看来是不会来任并州牧了,他现在已经是朝廷内第一大权在握,那还会做并州牧?

    可是并州之事,再次空悬起来。

    而现在何进已死,王允在董卓面前估计也说不上话。

    那并州现在只能由手握兵权的陈原继续管下去。

    陈原资历做并州牧并不合适,不过他前面已经像一个刺史一样管理并州。

    如今只是难以名正言顺而已。

    陈原笑着摆摆手道:“并州刺史都需朝廷任命,又不是我们谁说了算的。”

    陈原现在兵权在手,郭家王家都不掣肘,管理并州并无什么障碍。

    郭全眼一瞪道:“洛阳现在正乱,朝廷也无暇顾及并州。我并州现有你将地盘大多光复,此等功劳,你不做,谁又能在此任职?

    再加上你带来的玉米种子,无数并州百姓都能吃饱肚子,这是何等的功绩?

    其他人,谁又有能让人信服的功绩。

    除非朝廷有令,现在只能由你文理,来管并州事务,其他人,我一概不认!”

    郭全说到最后,有些激动地青筋暴起。

    一旁的王柔、王泽连忙点头道:“老人家说的对,文理此时就该将并州事务管起来。”

    陈原看他们的意思,实际上,对他没什么影响,只是有时候处理事情更方便一些。

    “好吧,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我就先管起来。”

    陈原也不多客气,此时,就该名正言顺地将权力明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