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幼儿老师闯异界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幼儿老师闯异界:崖山不沉没 110.鹰嘴岩大本营,妖兵法阵

    再说一说关于注解、说明和阅读的问题:

    有些看官常常提说,文章里面注解多,解释多,有的地方描写过于细致。

    本书多次也说,这是希望给孩子的家长或者老师写的一本书!

    是可以让我们读给家里孩子说故事的书,是能够让孩子们可以拥有更实在和最小完备视野的故事。

    本书早期的技术产品创造和创新,大体都是能够在当期物资和技术状态可以实现的。

    然后利用技术代差来碾压,科学和技术的升级来发展。

    如果没有这种发展,不论靠任何情感和话术、骗术、投机,不出三五百年,都会进入马尔萨斯陷阱,就算是以宋朝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全球人口达到十亿人或者二十亿人,哪位读者大大或者作者大大天纵英才,尧舜再世,孔孟做皇帝,人人口粮整齐划一,房屋平均分配,饮水人头平均,绝对没有人吃人,绝对没有战争,天下大同,也还是会变成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先死掉,直到突然毁灭,或者人口急剧死亡减少到自然物产能够养活剩余人口的程度,终极结果不过是一个震荡,一个灭亡罢了。

    关于不喜欢不适应本书的看官,再说一遍,本书到现在都是免费阅读的,您投一个推荐票,订阅一下,都不花钱,甚至你不打赏一下,都没有在本书花钱的地方。

    本书的逻辑始终如一,就是以当今的科学技术和文明进场知识积累,这样巨大的时代代差,我们重新回到宋朝末年,可以或者可能达到的人生和种族(种群)最优解之一。

    所以,对于人类孩子的一生来说,早期的认知模式的形成,会极大影响一生的价值观、语言思考情绪甚至面子与务实的习惯,悦纳自己、纵容自己还是充满习得性畏惧和无助的心理状态。

    我读的小说里面,这样关注与人和历史发展的,不太多,关注与儿童的,就更少一些。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50岁的时候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后人所说的《兰亭集序》;永和是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距离今天大约1600年。

    王羲之的观点是什么呢?

    《兰亭序》第二段写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书写的是文化士大夫阶级内心的情绪、情调。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当时杜牧23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杜牧的观点是什么?他认为“残暴的秦国”与“天下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矛盾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

    杜牧距离今天大约1200年。

    马克思用政治经济学,把剥削的特征与工业化带来的平民紧密组织化特征结合起来,而列宁则将被剥削阶级暴动取得政权理论化,这是人类史上了不起的变化,这种变化非常了不起的特征在于——让人人都有知道的权利,知道真相的权利,这是真正的革命。

    让我们现在的人,拥有学习的权利,拥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和机会,拥有创造和劳动的机会,是让人拥有摆脱强权强加给我们的枷锁,最为有力量的权利和自由,自由从来不来自于人间强权的赏赐!

    这是本人鲜明的观点,也是本书的基本要义和说书意向。

    。。。。。。

    。。。。。。

    一个四五丈高的木塔,竖立在中间,塔尖,还有四只长枪,守卫四方。

    “妖兵阵法!”有人喊出来,这是在距离鹰嘴岩三里外的蒙元军队中发出来的,这个距离,是鹰嘴岩三里火的攻击范围以外,按说这个距离,蒙古兵里面即便是眼力好的,也很难看出什么,但是这个塔太明显了,然后鹰嘴岩上面还有陆陆续续各种东西冒出来,实在是可疑。

    古代人们想要建设高层建筑是很困难的,这种困难主要就是因为生产材料,最常用的只能是黏土、黏土砖、石材、木头、竹子,粘合剂主要是黏土、三合土,极少也有用自然水泥的,建设高层的塔状建筑,需要用榫卯结构和支撑,竹子是非常特殊的一类建筑材料,竹子弹性好,重量轻,强度高,容易加工,用竹子和竹子筱出来的竹蔑,本身就能够进行绑扎、穿销等作业,当然,竹子很难形成大木的尺寸,所以承重就需要相对复杂的结构,所以制作复杂形态的房屋,竹子比起木头略有不足,但是战地工事,木头就处于绝对劣势,当然,竹子对生长温度有需求,竹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像四川,重庆,湖南,浙江等,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中国有37属约500种,以四川地区为主。在中国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在重庆的梁平,浙江的安吉、临安、德清等地,都有漫山的竹海。著名的电影《卧虎藏龙》中竹林打斗的剧情,在安吉的竹海中拍摄的。中国的竹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不克使用。崖山基本在珠江流域,竹子是重要的建筑和日常用材,竹子的本质是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看它们是否有年轮。把竹子锯断,里面却是空的,也没有一圈圈的年轮,所以竹子是草不是树。

    林夕让人建设的这个高塔,其实是个避雷针塔,这么多铜铁制成的转轮、风叶,这么多发电机和电动机,没有一个可靠的避雷针系统,一个炸雷打下来,统统都得废了。

    四五丈高的木塔,其实是竹子和木头混合搭建的多层塔,底座约有一丈五尺见方,顶端四根长枪各自连着一条半寸宽一分厚的铜条围着塔尖的基座,然后铜条沿着塔的一个棱柱,链接到地面,挖开一丈多深的深孔,埋了进去。

    因为没有避雷针,所以这个时代房屋的高度,特别是亭台楼阁塔等高建筑,是存在特殊风险的。

    怪异的建筑群引起了围观和疑惑,事实上,它们也确实算得上这个时代的妖兵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