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买宋:寒窑佳人苦守候,谁料皇榜中状元! 第五百一十六章 唯一知己

    如前所说,书名也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而且后四十回也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

    高鹗宇兰墅,别号“红楼外史”,乾隆时进士,做过内阁侍读,刑科给事中等官。

    他根据原书线索,把宝、黛爱情写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从此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并且《红楼梦》在展开爱情悲剧的同时,揭露了贾、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脚朽和罪恶,这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有其典型意义,它们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写照。

    小说的第四回写了薛家公子薛蟠,因霸占丫头,平白地打死了人,竟一走了事,作案—年,官府不敢究问。

    金陵应天府尹贾雨村初上任不知内情,本想依法办理,一个门子止住了他,并向他介绍了一通“护官符”的缘由:“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

    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

    所以叫做‘护官符’”。于是贾雨村就“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事后又连忙修书二封给薛蟠的姨父贾政、舅父王子腾请他们放心。

    “护官符”不仅深刻地暴露了当时官场、吏治的黑暗腐败,而且表明了四大家族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有着何等强大的政治势力。

    并且在这些贵族大家庭中间,贾府无疑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也是作者揭露和批判的主要对象。

    从表面看,贾家似乎是个“昌明隆盛之邦,诗书簪缨之族”,实际在这个大家庭中充满着罪恶,而且内部已经腐朽不堪。

    封建主子们生活穷奢极侈,他们平日吃一种茄子,也要配上几十种的佐料,办一桌酒席就要花百十多两银子,甚至一席小小的“螃蟹宴”就够“庄稼人过一年了”。

    遇到有事如贵妃省亲,秦可卿出殡,贾母做生日,那花起银子来,更是象淌海水似的。

    像是在第十八回中描写贵妃省亲时的那种穷奢极侈的情况,连贵妃自己也都感到“太奢华过费了”。

    可能大家会有些疑惑,那就是贾府究竟靠什么来维持这样豪华的生活呢?

    其实在作品早就告诉我们了,维持如此庞大的开销,贾府主要是靠封建地租的残酷剥削和放高刊贷。

    也就是说直接承受他们残酷剥削的是无数象黑山村农民那样的佃户。

    这些佃户用自己的血汗供养着他们,可是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

    比如在第五十三回写乌进孝缴租,在乌进孝的帐单上详细开列着各色物品的名称数目,除实物地租、货币地租之外,还有从山珍海味一直到柴炭燃料在续作中有些篇章和片段写得也还精彩,生动,如黛玉之死,袭人改嫁等。

    但就总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来说,续作还是和原著有相当的距离的。

    像是有些人物的性格就走样了,特别是宝玉妙真人,以及贾府复兴、兰桂齐芳等描写,显然背离了原作的精神。

    因此《红楼梦》的版本,我们现在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

    一是八十回抄本系统,题名《石头记》,大都附有脂砚斋评语。曹雪片:逝世前的抄本,已发现的有三种,即“脂砚斋甲戌本”(1754),“己卯本”(1759)、“庚辰本”(1760),都是残本。

    其中“庚辰本”较完整,只缺两回;这些抄本因为离曹雪芹写作年代较近,所以比较接近原稿。

    此外重要的脂本还有:甲辰本(1784)、己酉本(1789)和一九一二年有正书局石印的“戚蓼生序本”。

    另一种是一百二十回本系统。上面已经提到的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排印本,是“程甲本”,第二年(1792)程伟元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有所增删,再度排印,这是“程乙本”。

    此后还有许多版本出现,但都和程本相近。

    现在我们常见的两种本子,一种是十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所影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它主要根据“脂砚斋庚辰本”。

    另一种是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它主要根据“程乙本”。

    至于《红楼梦》里的思想内容的话,因为《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出现于同一时期的所谓“乾隆盛世”。

    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象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曹雪芹敏锐地感到时代风雨的来临,在自己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象《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也没有一部作品能象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在《红楼梦》中作者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贵族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贵族统治者和广大奴婢的矛盾,封建卫道者和封建叛逆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

    但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以封建阶级叛逆者所代表的进步势力和以贾母、贾政、王夫人等封建家长们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间的冲突。

    它实质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之间的矛盾。

    贵族叛逆者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礼教纲常,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所规定的生活道路,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个性。

    而封建家长们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竭力想巩固封建统治,他们凭借自己的权力,不惜对叛逆者采取无情的压制。

    并且需要说明,在作品中这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集中地表现在贾、林,薛三人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上。

    而斗争的结果,是由于力量的悬殊,进步势力失败了,形成了爱情悲剧。

    但封建势力也没有得到胜利,在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失败了。

    作为小说中进步力量的代表,就是这个婚姻悲剧的男主人公贾宝玉。

    他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是作者所大力肯定的人物。

    贾宝玉生长在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环境中,一生下来,家庭就给他安排下一条功名富贵、荣宗耀祖的道路。

    但由于他特殊的生活经历,终于背弃了这条道路。宝玉由于贾母从小骄纵,一直“在内帏厮混”。

    因此他没有象贾珍、贾琏那样沾染那么多恶习,正规的封建教育他也接受不多。

    同时宝玉对贵族家庭内部勾心斗角和腐朽糜烂的现象感到厌恶,而对周围善良纯洁的女孩子们的悲惨命运却抱有同情。

    他住的大观园又恰是一个封建礼法统治比较松弛的地方,在一群被压迫女孩子的影响下,发展了他的叛逆性格。

    贾宝玉性格上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把他的全都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

    他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

    又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这种看法似乎有些怪诞,但在那个时代确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

    宝玉的叛逆性格还表现在对封建贵族生活的厌弃上。

    他恨自己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认为富贵二字,真正把人菜毒了。贾政要他刻苦攻读,结交官场人物,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他偏偏看不起科举仕宦,认为这只是“须眉浊物”。“国贼禄蠹”之流用以沽名钓誉的手段。

    有人劝他谈些“仕途经济”的话,就大觉逆耳,斥为“混帐话”。

    他懒于和土大夫接谈,并痛骂那些以“文死谏”,“武死战”来沽名钓誉的人物。

    但和那些出身寒微的人却结成了倾心之交。对贵族家庭中的种种热闹繁华,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姐姐元春封为贵妃,“宁荣两处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只有宝玉置若罔闻。

    当贾珍请客唱戏的时候,他只略坐一坐,便逃开了。

    因此他和黛玉的爱情是促使他一步步走向叛逆的主要原因。宝玉在这个封建贵族家庭里,被家长们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

    只有和他自幼相处,从来不向他讲“那些混帐话”的林黛玉,才是他唯—的知己。

    他和黛玉在相互了解和思想一致的基础上产生了爱情。这种爱情和历来作品中所描绘的“佳人才子”式的爱情有着本质的区别。

    向来戏曲小说中所描写的才子佳人,在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时,从他们本身的幸福出发,有时虽也表现了反封建的思想倾向,但由于他们的人生道路和封建统治阶级有其根本一致之处,最后往往以夫荣妻贵的团圆结束。

    而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

    因此这种爱情愈发展,就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愈尖锐。

    在小说的三十三回中,代表封建势力的贾政想置宝玉于死地,“以绝将来之患”。

    宝玉遭了一顿毒打之后,非但没有屈服,反而因为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恶面目,他的叛逆性格更为坚定,他和黛玉之间的爱情也发展到了一个“心灵默契”的新阶段。

    但宝、黛之间的爱情毕竟由于孤立无援,终于在封建势力的迫害下成了悲剐,这不仅是爱情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所以我们从贾宝玉所走的人生道路和对他性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的叛逆性格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不知悔改”的。

    他和历来文学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比较,体现着初步民主主义的色彩,显示了一种新的时代特征。

    但由于宝玉毕竟还是个贵族阶级的公子哥儿,他对封建主义的背叛不可能是彻底的。

    具体表现在他对君权,亲权的一定程度的尊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一般还偏于消极,不敢和它正面对抗。

    同时宝玉除了要求真挚的爱情和自由生活外,还提不出更新、更明确的理想,因此每当他同封建势力尖锐冲突的时候,由于找不到有力的反抗道路,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等虚无主义的思想。

    作品中另一个贵族叛逆者是林黛玉,她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父母锤爱,比较任性。

    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

    并且出于她和宝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

    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鬓厮磨的宝玉才是她唯一的知己。

    她和宝玉之间的真挚感情,成了她能在这个势利环境中生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

    ……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