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科幻小说

科技无垠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科技无垠:芯的开始 第33章 具备生产条件

    “考虑啥呀还,”程旭像个老朋友一样,轻飘飘的说道:

    “要想站在我们身后,老师现在可还差了点儿,最起码得成为院士吧?您说是不是?”

    “呦呵,”潘正一下子愣住了:“你小子,这是要把你的导师培养成院士是吧?心思还不小!”

    “有何不可呢?”程旭说的理所当然。

    “光论成果的话,那肯定是没问题,别说以后在智能的基础上研究实际应用,”潘正摇晃着头:“就算是不研究,按我现在的方向,就算差点儿,也差不太多了,但这件事儿哪有那么简单,里边的事儿比你想的要复杂。”

    “有多复杂?”程旭不屑道:“不就是需要三个同领域院士的提名,然后还有投票吗?您老年轻时候得罪的人多?都不给你提名?”

    “你这小子,懂不懂得尊老爱幼?”

    潘正教授立即绷直了脸:“啥叫我得罪的人多?我那叫正直!啥叫正直你懂吗,像你这油头滑脑的小子!”

    程旭笑道:“这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件事儿怎么办?”

    “哼,能怎么办?”潘正教授“哼”了一声,没好气儿的问道。

    “用源源不断的核心成果砸死他们,一项突破他们可以视而不见,那就两项三项,再不行,那就十项八项百八十项。

    “当前沿成果全都堆到他们眼前,他们都不敢抬头看你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不是你需要院士头衔了,而是这个头衔不给你都不行,就会有人质疑它的含金量!

    “您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时候,他不给,不给也得给!否则就是自取其辱了!”

    “你……我……这……”

    潘正教授“你你你我我我”了半天,也没想好什么词儿来回应程旭,这太嚣张了也!

    但是不得不说,真的霸气!

    确实有一些水平很高的人,一直不能入选科学院,这其中甚至有人能加入美洲阿美瑞卡科学院,水平肯定是够的。

    个中原因很难讲,是多种因素综合出来的结果,不能单单说是哪一方面的问题。

    但如果真的能做到程旭所说的这种程度,那……

    结果如何,潘正还真说不好,但到那个时候,结果可能还真就不重要了。

    “你这小子心是真大啊!”

    潘正摇了摇头,很想问一句,那你自己呢,但终究没有问出来,他看的出来,程旭的心思应该不止于此,所以只是感慨了这么一句话。

    ……

    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光有基础也不行,顶层设计也必须及时跟上,重要的位置必须有人给自己说话。

    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办?那就送一个上去。

    “这就叫双赢!”从潘正教授那里出来,程旭哼着小曲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

    “嘶……”程旭离开之时,潘正眼睛也是直勾勾的盯着别墅的大门,看着那个背景直发愣。

    初见程旭的时候,他只觉得这个人实力很强,思维很独特,荷泵理论直接就把自己镇住了,绝对是一个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是天才。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又有点儿看不太明白了,谓之天才的人他见过不少,但这世界上真有的有人能天才到如此之地步吗?

    他看的出来,程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狂人,或者说,他不止是一个技术狂人,与一般的技术狂只疯魔与技术,不关心任何其他的事情不同,他的关注点几乎覆盖了方方面面。

    从他来见自己那一刻开始,他所走的每一步好像都有着自己完善的思考——每一步都在扎实推进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与千寻科技的合作、成立2041实验室、与学校的合作,方方面面他都照顾的很到位。

    还有院士增选,里边的道道他好像也清楚的很,就仿佛他真的经历过一般。

    他一会儿像个学生,但扮演起“教授”的角色来也不遑多让——实验室里的九位学生,其中一位还是硕士即将毕业的学生,这个时候已经为他马首是瞻了,仿佛他真的是成名已久的教授一般,所有人都忘记了他的年龄。

    而在自己面前,他偶尔的玩笑话听起来就好像是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自己也不觉得违和,就当他是真的同龄人。

    他有年轻人的朝气,又好像有不俗的阅历,还能时不时的静下心来深思,每每有什么想法,那几乎就是最优的选择。

    ……

    如此种种,潘正教授越想越觉得离谱,怎么会有如此无瑕的人呢?妖孽吧这是?!

    不过,转念又一想:“嗐,我想这么多干什么,格局小了啊!”

    最后,他一拍脑门:“妖孽不妖孽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站在我们这边,是我们的人,光想想,就得(děi)劲的不行啊!”

    想想未来的美好光景,潘正甚至忍不住乐出声来,多美美好啊。

    ……

    而程旭这边,价值判定微处理器的已经又在程旭的大脑中经过了好几次的功能逻辑验证,几乎可以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已经具备条件可以进行第一次的实验室试生产。

    而徐平他们几个学生的加法器经过了好几版的斟酌和修订,也已经形成了最终的方案。

    “接下来就是生产过程了,”程旭说道:“你们谁能说说,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徐平!”

    “半导体芯片的原料晶圆是硅……晶圆涂抹……光刻显影……刻蚀……掺杂……测试封装……”

    徐平起身,洋洋洒洒从头到尾说了好大一会儿,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极为的细致。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出现问题怎么处理的解决方法都讲出来了,表现出了极为强悍的基础实力和超凡脱俗的记忆力。

    听得程旭都啧啧称奇——一个人能把芯片的制造过程表述出来不稀奇,但几乎是一字不差把教材上的流程背诵一般的表述他也没有见过。

    徐平这是真特意背过?还是记忆力就是这么强悍,看来几遍就一字不差的记下来了?

    但是,很遗憾,他没有听到他想听到的东西。

    “子书,你来补充一下。”看子书晓涵举手,程旭直接点了她。

    “EDA,也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是贯穿芯片生产整个过程的,它不仅提供可供制造文件,同时提供制造的全流程服务,比起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这可谓是灵魂。”

    “嗯,”程旭点了点头:“这个说到点子上了,而且这不仅仅只是硅半导体芯片生产的关键,也是我们荷泵体系芯片生产的重点,甚至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