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都市言情

筑梦九十年代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筑梦九十年代:章节目录 第122章 金窝老烧锅

    “小谷老板,你不知道俺多难受,这就是酒坊的账目,五万多啊,收不回来,眼睁睁的看着咱们酒坊黄了,这帮人还是不给钱,信用社也不管这个,就是查封,你说我们容易么?”

    “以前俺都是本着老祖宗那句话,走着要饭不能躺着要饭的老话,可是现在看,咱们走着也要不来饭啊,你瞅瞅,这最早的账八几年的,现在人都找不着了,哪要去?”

    说道酒坊的三角债郭宏宇心里更苦,村会计也在跟前,时不时给满仓解释两句,满仓并未听进去多少,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几个人身上,还有几个企业。

    因为这几个人将来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此时欠了酒坊一笔不小数目的酒账,自己如果现在握在手里,将来与这几个人发生了冲突或者矛盾,未尝不是一个保障。

    至于那几个企业,满仓心里有了另外的主意,尤其饲料厂。

    “郭村长,你说如果我把酒厂买了,你们村民愿意给我打工么?”

    与收购土豆相比,满仓更加愿意收购酒坊,面上只需要清偿信用社的贷款,另外一方面还能够获得一大批工人。

    这批工人自己可以随时调配,如果将来自己建立其他工厂,最起码应援的人有了。

    最重要的这酒坊小成本,将来是大制作,那口泉水是无价之宝啊。

    “这感情好,有了酒坊咱们村的年轻人就不用到处跑了,咱们村的小工也多,这个好,这个好,小谷老板,您买了酒厂咱们头年给你打工不要钱,只要你收咱们的土豆。咱们村以前就是这个规矩,收咱们村土豆不要打工的钱,您看这样咋样?”

    望着村里人能够有营生,土豆还有销路,郭宏宇就差一点没跳起来。

    酒坊在自己手里黄了,如果在自己手里再次兴盛,自己也不会愧对先人。

    “这样吧,咱们定一个章程,土豆我分批收,酿多少酒收多少土豆,郭村长给掌握,酿酒我有一个师傅,剩下的都是你们的!至于工钱么,熟练工一天一块五,小工一天一块,我看村里人也不是很多,交替来上班,不能一起来,这样我养不起,您如果同意我就找人盘下来这个厂,如果不同意那我也没办法,我一时间没那么多钱收下这么多土豆!”

    说完满仓做出一副要离开的样子,郭宏宇哪里肯,赶忙招呼会计把满仓拉到村里沏上茶谁。

    郭宏宇立马召集村民开会,一听能够上班,村里人全票通过,因为那样能有免费的酒喝,每个村民都兴奋。

    “咋不干呢?咱家那么多土豆,好几万呢,一口是吃,十几口也是吃,咱们到外头打工一年能赚几个钱?种土豆赚得多!”

    “就是,人家在这开场,咱们土豆一年赚好几万,还差那俩钱?咱就按照原来的规矩来,给老板白干酿酒,年末给咱们打两斤酒就行!”

    “对,咱们不那么贪,只要把咱们的土豆吃了了,咱就感恩戴德!”

    郭宏宇前面走,这帮人后面跟着,等郭宏宇进了屋,一帮村民把村委会都围上了。

    郭宏宇再次出现在满仓跟前,结论不要工钱免费打工,土豆只能用老烧锅的。

    望着这帮人的架势,满仓知道自己不收也得收,不然这帮人都容易把自己吃了。

    “郭村跟我走,村里人在家派人整理酿酒的家什,年前咱们得给本地供酒,咱们大伙也得吃饭!”

    “老板说的对!”

    郭宏宇带上自己的前进帽,拎着皮兜跟在满仓身后,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村民们对酒坊比自己老婆都熟,满仓担心实际上是多余的,只要酒坊盘下来,三天之内就能生产,郭宏宇边走边说,脸上始终带着兴奋的笑容。

    “老烧锅的酒坊?你要那个干啥?赔钱货,满仓你再想想!”

    听到满仓想要盘下老烧锅的酒坊,信用社里,刘盛君第一个反应这孩子疯了。

    老烧锅连干这么多年,年年赔钱,刘盛君仔细的查了对方的账目,这才决定封了酒坊,不然依照刘盛君的脾气不会的。

    “刘姨,我看了一下,三角债是拖垮酒坊的原因,不是这里的酒不好,以后我把酒卖到别的地方去,而且我有一个计划……”

    关上刘盛君办公室的大门,满仓小声在刘盛君耳边把自己将来售卖品牌的计划和盘托出,当然还有对着远东出售烈酒的计划。

    “满仓,这能行么?你上几次去边境多危险,咱们能不去就不去,姨这里钱也够你吃喝的,千万别再冒险了,家里将来还得指望你呢!”

    虽然很多东西刘盛君能够听明白也理解,但是刘盛君依旧很担心自己半个儿子的将来,毕竟那么多人都没能盘活这个酒坊。

    而且老烧锅人民风彪悍,刘盛君担心满仓吃亏。

    “放心吧,小妈,我心中有数,大不了将来这个再查封一次,我这次把我爹挂上去,牵扯不到我!”

    满仓一个小妈叫的情真意切,刘盛君心里美滋滋的,想想满仓的计划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就当玩了。

    “别着急,现在有政策,两个呢!镇里,县里都给政策!”

    说着刘盛君拿出两份文件,一个是红头文件。

    满仓没看清标题,只看请刘盛君用铅笔画的重点‘帮扶企业恢复生产,给与适当补贴’

    接下来就是那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废话,接着是补助的条款满仓看到头疼。

    “一个工人每个月能够补助十五块钱,镇上补助十三块,加起来就是二十八块!你要是真的收这个企业还能申请专项贷款,低息,另外从粮库购买原料都有额外补助,毕竟当年老烧锅挂的是乡镇企业……还有三会,广交会,沪上会,京商会,外贸出口权你都可以申请一个……”

    刘盛君一个劲的念叨各种政策,只有一条刘盛君还没说,老烧锅人民风彪悍,当年RB人见了都头疼。

    当年驻守在麻城的关东军,除了病死意外,老烧锅人弄死的最多。

    没吃的喝的老烧锅人就抢关东军,没有媳妇干脆就抢开拓团的女人,整个麻城地区老烧锅人最豪横。

    当年闹运动的时候没人敢于到老烧锅造反,因为谁都知道到了这里不一定能活着回去。

    新中国用了整整三十年时间才让这片土地安定下来,麻子城现在的领导面对老烧锅的时候都头皮发麻,刘盛君封了老烧锅酒坊并非是一时头热。

    而是担心酒坊再这么经营下去会因为债务逼疯了老烧锅人,到时候麻烦更大,现在有人接手,无论是县里还是镇里都巴不得,只要不让老烧锅人背着火药桶就行。

    望着满仓解读文件困难,刘盛君直截了当做了全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