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都市言情

筑梦九十年代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筑梦九十年代:章节目录 第67章 搏一搏军车变四轮

    按照常理这些车子名义上属于各大拖拉机厂,实际上已经属于特种车辆厂。

    主机厂来说,每年这种在外做实验的车子都会被打报废,在农村来说小四轮是稀罕物。

    以往生产队的农用机械都是傻大笨的重型机械,包产到户后根本不实用,在没有大型劳作的普通农户那里都是卖废铁的。

    这个年代国产军用卡车也就那么回事,况且开回去也需要变现,不然没什么太大用处,与其那样还不如换成这种在农村最实用的小四轮。

    上的公路,下的农田,关键时刻还能够改装,打定主意满仓眼珠转了一下,努力思考着对方的底线。

    “你说如果我用两台特种车辆换这个小四轮你能给我几台?”

    “嗯?”

    果然满仓不经意的一句话负责人愣住了,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代表做过这件事,一时之间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个倒是……”

    负责人不知道满仓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时不好回答。

    “我要两台大胶轮,三台小四轮,咱们的军需订单就算扯平,不然你现在就给我军需车!”

    满仓今生的计划主要放在农村,好好享受生活,顺便改变人生。

    与其要两台不上档次的特种车放在那里等待买主,还不如直接换成农用车,这样配置在农村一方面能够有足够的施展空间,另外即便是将来出手那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没问题,这里的车您随便挑吧!”

    再次确认了满仓的想法,负责人当即拍板,因为这里的车都是零成本来的,下面求爷爷告奶奶送到这里做实验,最终没有带走的。

    零成本换取两个特种车大订单,怎么算都值当,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种军需票就不用上交了,也就意味着这两台车可以变成灰色收入,不光自己需要,上面的领导也需要……

    所谓的大胶轮实际上类似于后世的四零四重型拖拉机,乡镇上运输粮食和大型重载全部是这玩意,运力强,多功能,比卡车稳定多了。

    小四轮,现在在整个国内都是紧俏货,满仓这次全部押宝在这上面无疑也是在赌,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满仓自己会修车。

    “满仓,你太神了,哥们跟不上你了!”

    当即周大成子再给满仓找了一台车,三台车装好停在老道外司机们专门的休息地方,周大成子和看车的仔细交代好,几个人买来熟食钻进旅店开始喝酒。

    “大成哥,你还是了解满仓晚了,早些年认识的话你感觉自己人生都白活,这小子一旦发起狠谁都不认识,你知道满仓曾经有个娃娃亲不……”

    不等满仓说话,喜子开始扯开话匣子,一手鸭爪子,一手啤酒,大成子和另外两个司机听得那叫一个入神。

    “还是这个味好喝,喝不够,大成哥,明天看看能不能往家里多带点,我还是喜欢这个味!”

    何彩铃的名字配上拉城特有的大绿棒子,满仓睹物思人恍如隔世,一场爱情两个时代的忧伤,还是啤酒最可靠。

    熟悉的味道不再重复的日子,望着迷离的夜空满仓第一次这么轻松的笑了。

    “没问题,我这边认识一个兄弟就是啤酒厂做销售的,我让他给咱们做个地区代理,到时候就放咱们那,我也喜欢喝这个大绿棒子!”

    一路走来,周大成子在满仓身上看到了太多的奇迹,尤其喜子嘴里满仓在江北悍不畏死的气魄,在周大成子眼里有另外一层意思。

    再配合拉城供销社赊账以及那个神秘的公子哥,周大成子此时已经把满仓归到某个人的私生子或者白手套之列,因此在周大成子眼里,满仓的话现在就是圣旨。

    半车山货,两车供销社处理货,两台军用卡车,再到可有可无的军需票,现在是五台车的硬货,就连牟其中也不敢这么弄吧?

    什么特么神话?在周大成子看来身边的满仓就是神话,人生要有希望,跟着满仓走就有。

    于是乎满仓喝一瓶,大成子陪一瓶,喜子两人也跟着。

    在满仓千杯不醉面前,其余几个人都喝躺下了,后半夜两点满仓才睡觉。

    第二天早晨四个人醒了就开始吐,满仓担心安全问题,索性让大伙在这里休息一天,自己换上破衣服开始溜达。

    此时的老道外还是一片低矮的平房,脏乱差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板油路坑坑洼洼,过往车辆小心谨慎,下水道口脏水横流,坑洼地段垫着砖头。

    最高建筑就是那些老毛子留下的木板隔层建筑,最高三层,房屋举架三米半,外表斑驳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一卷卷电线耷拉在建筑物的边上,东倒西歪的电线杆,楼下偶尔满载破烂的三轮车进进出出,看得出都是外来人口。

    “诶?这里不是应该有个寺庙吗,庙呢?”

    走到熟悉的买卖街,满仓满地找曾经的驻足之地,当年大龄青年满仓曾经在这里许愿求姻缘,记忆中那是很辉煌的一个建筑,怎么没了?

    “后生,你要买房么?”

    “诶?”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满仓回头瞬间愣在那里,一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

    当年就是这个人总是在大街上写大字报,控诉有人侵占自己的土地,控诉建造寺庙是恢复四旧。

    刚开始有人支持,后来人们了解到,老头痛心自己获得的土地赔偿少了,三个房子只补偿了二十万这才开始闹腾,逐渐同情老头的人把老头当成了笑话。

    这一世满仓没想到这老头竟然在卖房,等等……莫非一直到盖庙宇的时候老头没卖掉。

    如果自己不买老头的房子是卖不掉的,那么自己何不现在买下等几年多得那二十万呢?

    想到这里满仓故意朝着四周贴着广告的房子看了几眼,再转过头看老头。

    “咳咳,大爷,你这附近有房子卖的么?”

    打定主意,满仓手插着兜貌似不经意的朝胡同里看着。

    “后生,你问对人了,我就卖房子,我儿子在特区那边上班呢,好久了说让我搬过去,你要是价钱合适我就都卖给你,我有三处……”

    指着胡同边上的几处房产,老头带着满仓逐个看。

    屋内空间不大,采光也不好,院子到是不小,堆放着瓶瓶罐罐,以及周围拆迁捡回来的装修垃圾,废旧沙发和旧家具。

    而且房子隔音效果太差,满仓故意皱着眉头看房,三处房子实际上也是那种整排连栋,算是老头一家了。

    “大爷,你还有没有房子了,这房子隔音效果太差,晚上睡不着觉!”

    打定主意购买,满仓开始杀价,老头表情逐渐失落起来。

    “不贵的,不贵的,三个房子只要三千……”

    “啥?”

    老道外的房子过两年每平米价格都不止这个数,满仓不知道这个时候竟然这么便宜。

    “那啥,两千五也成,不能再降了,后生你要是买我里面的家具和这些零碎都给你,我看你也不容易,你别看这里白天车多挺吵的,晚上车就少了,睡觉挺安稳的,而且院子里你还能种点东西吃是不是?”

    老头以为满仓嫌贵,马上降价,双眼不断的观察着满仓的反应。

    满仓略微沉吟一下,心里已经定了,但是脸上仍旧做出十分为难的样子。

    “大爷,这样你这个房我也不是不能要,周围你还得给我找两处,我家人是那边船上的,我们家爷们儿上船,家里人老在农村呆着不是那么回事,所以这里位置正合适,你要是能给我多找几处便宜房子我就把你的这几处房子顺道买了,不然……”

    对着老头扯了个谎,满仓再次做出为难的样子,老头心一听有门立马来了精神。

    “这好办,这周围的我都认识,我们好几户都要到特区去了,铸造厂黄了……我这就去给你招呼,保证能成,而且价格便宜……”

    向往着特区的纸醉金迷。老头工作起来尤其卖力。

    就这样,一上午,在老头的努力下满仓把围绕着记忆中的寺庙的房子都买了,一共六处,最贵的就是老头的这套两千五,其余的人在外地的那种一千块钱一栋就拿到手了。

    “大爷,您签个字,现在这边的房子可都归我了,咱们钱款两清,过两天我们就搬家!”

    拿着一串钥匙满仓对着老头晃了晃,老头眼睛里生起不舍,但是想想特区的儿孙,当天下午就收拾东西上了火车。

    满仓私下里自己也买了几处,又找人把自己的所有房子门上钉上木板,锁头换新的,这才安心。

    不过又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结果:满仓又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