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永远的鹘鹰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永远的鹘鹰:鹘鹰初炼成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青的家

    李青此时已经回到了大山脚下的叫青木屯的村子里。

    放假那天,李青心里的确有些难过。队友们都回家了,他呢?上大学前,他回了一次青木屯,家里的房屋已经坍塌了不知多少年,只剩下乱糟糟的土和杂物。村长和一个远房亲戚接待了他。

    远房亲戚是位老阿婆,原来和李青的奶奶关系甚好,她拉着李青的手,欲语泪先流:“娃子啊,莫怪,莫怪呀——”

    李青捂着双眼,泪水从手指缝里流出来。他不怪任何人,小时候村子里是那么穷,谁家都没有多余的物力财力来收留他。

    他曾将福利院当成永远的家,但上高中后,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孩子了,他不得不离开那个曾给抚养他长大又给他了温暖的地方。

    上大学离开福利院后,他觉得自己又成了一棵小草,虽然政府还继续给他补助,但他放假还只能回福利院,但这时叫借住了。从那时起他就想回屯子建一所房子,而且越来越急切。

    读大一他就选择了当兵,第二年他参加战区比武,获得第三名成绩,团里给他立功转士官,还准备推荐他报考军校,杨志找到了他,他义无反顾地抱着狙击步枪参加的集训队,他想做的最好,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心里变得十分坚强,有时更如石头般的强硬。

    上一次全大队狙击手对抗,他潜伏在山坡上,一天的时间他如雕塑一般,就连廖勇都没发现他。廖勇如获至宝,当着全体狙击手的面表扬李青:“你就是天生的狙击手!”还把自己心爱的派克笔作为奖品送给了李青。

    当时李青想到最多的是感谢父母给他了这个天分,虽然他父母的模样只保留在那仅有的两张照片上,他也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屯子盖一所房子,这样他觉得距离奶奶爸爸妈妈会近一些。

    他就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了。乘火车回到家乡,他看过福利院的几位妈妈后,回到了屯子。

    屯子正悄然改变着。短短几年时间,大山和屯子变了很多,那竹篱笆搭建的房屋还在,但已经没人住了,屯子的人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还有的家庭盖起了两层砖瓦水泥的小楼。

    那位拉着李青手的阿婆已经过世,她的儿子,现在已成阿公的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招待了他,还拿出一万块钱,支援他建房子。阿公承包了山林,每年收入六万块。

    村长也动员全村给李青捐款。但李青谢绝了他们的援助,他现在的钱足够建房子了。他只想请村长和阿公帮忙。

    在农村建房子可不是小事情,村长、阿公和李青商量建什么样的房子,使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去请哪家施工队,定下来后,村长和阿公还带着李青去找建筑队商量价格,一晃两三天过去了。

    李青倒也不着急,建房子至少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无论如何,他也没有那么多假期,他已经和阿公商量好了,他归队后,建房子的事全权交给村长和阿公两个人。

    建筑队也很忙,现在到处都在建房子,所以他们要到二十天后才能来。接下来的时间,李青也没打算闲着,他决定先清理房子和修缮奶奶爸爸妈妈的坟。

    阿公给他送来锅碗瓢盆,他用塑料布搭起一个小棚子,他的心忽然敞亮了许多,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建的新家。对了,他还保留着三张奶奶爸爸妈妈的照片,到时放大后挂在墙上,一家人不又在一起了么?

    李青换上作训短袖穿上短裤,用借来的小推车和铁锹,将宅地基上的杂物运送到屯子外面的山沟里去。

    他越干越有劲,转眼间又几天过去了。

    渐渐地,李青还是感到了孤单。屯子本来就是几十户人家,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除了照顾孩子还要忙地里的活计,村长一天到晚不知道忙什么,阿公为了能腾出时间给李青建房子,也成日带着家人忙着照顾山林。回到屯子里的李青特别想找人聊聊小时候的事,可白天基本找不到人,晚上又不好打扰人家。

    干活累了,他小心地冲包里拿出奶娘的照片,仔细地看着,还时不时地说上几句话。最后他哎一声,站了起来。

    忽然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他不由愣住了。呼延风、郑志国和于大庆笑嘻嘻地来到了他的面前。

    “分队长,副分队长,于班长——”李青高兴地跳了起来。

    呼延风将食指放在嘴上,对李青嘘了一下:“在外面不要称呼职务,叫名字就好了。”

    “嘿嘿,好,你们怎么来了?”李青跑到三个人面前。

    “哎呦,老难找了。”于大庆咧着嘴说:“我们下火车都整整一天一夜了。”

    “是,我们这儿有点偏。”李青说。

    “还好啦,鼻子底下就是路吗。”于大庆笑呵呵地看着李青。

    郑志国取下背包,放到小棚子里,对呼延风和于大庆说:“既然来了,那就动手吧。”

    “工具不够,青,再去借。”呼延风也放下了背包。

    “不用你们干活,剩下不多了,我自己能行。”李青笑的眼睛都眯上了。

    “快去!”于大庆瞪起了眼睛。

    李青本来就想盖三间小房子,但呼延风、郑志国、于大庆都坚持盖多一些大一些。

    于大庆非常认真地说:“这里山清水秀,将来你和那金结婚成家,在这里住下该多么美好。”

    李青笑笑:“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你还真敢想。”

    “事情都是想出来的,”郑志国说:“青啊,你如果没时间,我们可以来住啊,比如呼延和谭护士来旅游结婚,我敢保证,谭护士一定非常高兴。”

    “哎哎,少那我开心,八字还没一撇,是不是,青啊?”呼延风笑着说。

    “还让青说,青都说你被迫定下城下之盟了。”郑志国坏笑着说。

    “嗯?”呼延风瞪着李青。

    李青赶紧摆手解释:“我什么都没说啊。”

    “我信你,但这地方确实不错,盖五间房子,还有村长说的配房院墙大门啥的,都一次弄好。”

    “不需要——”李青说。

    “不是你不想,是钱不够吧?”于大庆问。

    李青低头不说话了。

    “我们每个人赞助你一万,回头寄给阿公。”郑志国说。

    “那不行。”李青赶紧拒绝。

    “借给你的。”于大庆白了李青一眼。

    “那好,我写欠条。”李青同意了。

    于大庆摆了一下手:“你爱咋地咋地。”

    没几天时间,他们四个人不仅清理完杂物,还在阿公的指导下,用石灰画上线,挖好了地基。

    四个人看着挖好的地基,想象着即将盖好的房子,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就在这个时候,村长来了,还领来民政局局长和乡长。两位地方领导当场承诺,所有建设费用由民政局和乡政府来承担。这些天来,村长跑过=乡政府、民政局、武装部反应情况。村长觉得太对不起李青。

    “你不用写欠条了。”于大庆握着李青的手说。

    就要归队了,三个人陪李青来到奶奶坟前。李青微笑着说:“奶奶,有这么多人关心我,还有亲如兄弟的战友,您可以放心了吧?”

    呼延风觉得两眼发涩,他昂起了头。郑志国用手擦着眼睛:“进虫子了。”于大庆抱着李青的肩膀,没心没肺地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