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第一公子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战国第一公子:顾城往事 第九十八章 君王一怒

    郢都朝堂。

    “大王真是德行高尚啊!有此仙人所赠之珠为证!天下谁人不知大王之德行呼?”

    “善!大王贤德,乃我楚国之福啊!”

    “……”

    楚国朝堂殿门禁闭,殿内,楚王位居高座,左一英俊侍卫持刀而立。

    堂下是楚国的大臣公卿。

    堂下,还有一案,托着的七彩明珠,在发着七彩的光华。

    这就是公子羽假借“仙人”之手,送于楚王的七彩悬珠。

    七彩悬珠配上德行,楚王如何不狂喜?

    这不,立马就在朝堂上炫耀起来。

    朝堂上自然少不了一些溜须拍马之人,哄着哄着,楚王便沉寂在大臣们的歌颂声中,长笑而不能自拔!

    堂下,唯有三人,神色凝重而不对楚王道喜。

    楚王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三个人,阳城君、太子疑、楚令尹(相)屈宜臼。

    楚王斜眯着眼,有些不悦道:“令尹,你为何不言啊?莫非寡人之德行不配此珠?”

    被点名的屈宜臼微微一愣,随后躬身道:“并非如此!只是臣下觉得,此珠实在太小,我王之德行,此珠不配!”

    屈宜臼咬着牙,违心的拍了楚王的马屁。拍完,自己都觉得恶心,趁着楚王不注意,小声的低估了两句。

    楚王只希望朝堂上是一个声音,维持和谐,这才是楚王想要看的。

    而一旦朝堂上都是溜须拍马之声,这个朝堂离破败还会远吗?

    屈宜臼不是贤臣,但是他非常痛恨楚王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这不是因为楚王的行为不利于国,而是因为楚王的行为让他屈氏的失去了该得的利益。

    楚王在位六年,起兵攻伐便是多达数十余次。

    王于兴兵,屈氏作为大族,必然是要出族兵的。

    这六年,屈氏便是战死了千余人。

    更可气的是,在这么多次战争之后,屈氏竟然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

    屈宜臼能不痛恨楚王吗?

    平时忍忍就过去了,这该死的楚王,竟然还夸赞自己德行高尚。

    真是不揺碧莲!

    饶是如此,屈宜臼是敢怒不敢言,人家楚王一个哼哼,你还不是照样得拍马屁?

    楚王点了点头,显然是对屈宜臼的说法,很是满意。

    这颗七彩悬珠的确是小了点,不过转念一想也就罢了,望眼天下,也只有他和腾侯能得此珠嘛!

    楚王又看向了阳城君,问道:“阳城君,你亦一言不发,你觉如何?”

    阳城君可不是屈宜臼,阳城君生得一张瘦马脸,天生就是那种言不靠谱的。

    “禀告王兄,此珠甚小啊!听闻腾侯也曾得一七彩悬珠,每每别国外使入腾,腾侯便会以七彩悬珠炫耀!而腾侯之珠,便是有鼎般大小。王兄这颗嘛!……啧啧!”阳城君意味深长的看了楚王的悬珠一眼,随后便是弄出了一脸嫌弃的表情。

    阳城君可不是一般的角色,楚王即位之时,他便是支持者。因为力推作为嫡长的楚王,故而在公族之中声望极高。

    以前楚王熊当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的兄长已经便成了楚王。所以这两年他是越看越看不过去,只要楚王问话,他就要怼上两句,发发心中的怒火。

    阳城君算是代表公族了,所以就是怼上两句也没事。他还拥戴楚王,楚王也不会和他过意不去。

    楚王尴尬一笑,道:“呵呵……这个嘛!此乃事出有因!仙人先遇腾侯,这才遇见寡人,所以这珠要小一些!”

    楚王没想到阳城君消息这么灵通,远在千里之外的腾侯得到了更大的七彩悬珠,这种事情阳城君都知道,这倒是楚王始料未及的。

    可是楚王也不能当着众大臣的面说自己的德行比不过腾侯啊!腾国那种小国怎配和楚国相比,你说是吧?

    所以楚王就临时想出了这个仙人先遇腾侯,而后遇寡人的说法。

    可谁知,这阳城君却是十足的杠精。

    阳城君先是一笑,后装作十分不解道:“竟有如此说法?可愚弟却曾听闻,仙人伸手摘云,一跃而千里!若是仙人知晓王兄德行高过腾侯,为何不先揽云来郢都赠珠于王兄呢?”

    楚王的笑脸瞬间就石化了。

    这阳城君还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楚王讪笑了两声,正在思索着如何把话题叉开,可这阳城君不依不饶起来。

    阳城君继续道:“若是王兄要是觉得仙人有失偏颇,为何不起兵攻打腾国夺宝珠来,以正王兄德行呢?”

    阳城君那副嚣张的模样,就像是在说:老东西,你炫耀你的,别有事没事就来惹我!你能耐这么大,你怎么不去攻打腾国?

    都说打人不打脸,他熊当是谁?他可是楚王啊!

    他脸还不给台阶下,这分明是把人往绝路上逼。

    都说君王一怒,血千里。

    这话倒是不假,楚王冷哼了两声,被阳城君气得没有台阶下了,涨红着脸负气道:“好!寡人就要攻他腾国!来人传寡人之令,兴兵伐腾!”

    所有人都被楚王给吓到了。

    阳城君不过是说了几句气话,楚王竟然为了一时的意气之争,竟要伐腾。

    这不是拿国事当儿戏吗?

    屈宜臼已经一干楚国贵卿,都是一脸愤怒的看着阳城君。

    楚王这个反应,阳城君也是始料未及。

    君王之言,乃是法令。言出法随,没有更改的余地。

    阳城君虽然后悔,但是也很无奈。

    阳城君耸了耸肩,便是他也不是故意的。

    而就在此时,太子疑立马就站来出来。

    太子疑虽然是穷兵黩武楚声王的儿子,但他们之间却有太多不同。

    太子疑因为受太师景原的影响,很体桖子民氏族。

    他明白,此时的楚国因为楚王这几年的兴兵攻伐而,造成国内矛盾激化。

    此时若是再起兵戈,于国不利。

    所以,他则是谏言道:“父王三思啊!楚国已是无能战之兵!腾国乃小国,且楚腾中间还隔着宋。就算父王能得腾地,也无利于我!父王何苦来啊!”

    太子疑非常理性的和楚王分析了进攻腾国的利弊。

    可楚王伐腾,关利弊什么事?

    楚王要的是那颗象征德行的七彩悬珠。

    太子疑的话,也有夸张之词。

    楚国国内矛盾虽然比较尖锐,但要说楚国无能战之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都说知子莫若父,而没有说知父莫若子的。

    太子疑还是不够了解他的父王。

    楚王熊当直接站了起来,怒道:“熊类(太子疑的小名),休要胡言!我偌大一个楚王,安无能战之兵?小小一腾国,何须衡量利弊?尔等不必多言!秋收之时,便是寡人兴兵伐腾之日!”

    说完,楚王甩袖而去。

    (ps:今日三更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