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第一公子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战国第一公子:顾城往事 第二十九章 顾城世族

    车辙滚动,老伯看了一眼在车中小息的公子羽,老伯笑道:“顾都不远了!待下次公子再回河丘,公子府定会重回原样!”

    一声轻叹夹杂着无尽的疲倦,人如无根浮萍,心中无家,走到何处都是他乡。公子府的破败,让公子羽多少有些叹息。

    乐舒回苦陉,不过公子羽也不用为他担心,铁甲分了一半给他,临走时公子羽还交代,如果季陌再找事,就直接以力服之,人没他多,就先擒贼先擒王。

    中山国没有严明的法度,法律最终解释权,全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中。权利大,便是法度。季陌有法律解释权,公子羽同样也有。公孙氏要压制一个小小的县令,还是可以的。

    只是可惜公子羽在河头里的基业,布局了这么久,很多东西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

    公子羽梦想中的一方沃野,不觉间已经化为一片废墟。或许公子府会重建,但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此时已付之一炬。

    没有权利,便是毁灭的根源。

    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人对权势和地位永远是最至关重要的。或许会有淡薄名利者,对此嗤之以鼻,但如果淡泊名利者,失去了生活的权利,他同样也会去争取安身立命的权利,虽然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同样的,这也是在争权。

    “公子前面就是顾城!“

    雾气朦胧,树枝摇曳而向东而去,藏在雾气中的顾城如在揉着朦胧睡眼的小孩。

    秋风微动,一双大手拨开云雾,黄土顾城就在眼前。

    城邑,最佳之所当是位高山之下,广川之上,高勿近旱,下勿近水。

    顾城北依中人城,虽无天险,但也无大忧。城邑面前,沙河、孟良河、唐河自西而东,广川之上,三河横贯,护之以城,孕之以财。

    顾城分城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外城。

    宫城在东,东北一高山,乃陵寝所在,山顶设守陵官,顾城内卫也设于高山之上。宫殿依山而建,宫殿一轴,对称而下。东南角设官属、官造坊、东西库,主要用于官家打造、存储。

    宫墙南北而立,宫墙之外,便是顾城百姓居所。西北为官卿氏族豪门立户之所,其后是城中百姓,万家的门户。西南角则是顾城坊市和交易之所。

    中山国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中山位于赵燕两国的夹缝之中,东下又是鲁、卫、齐等国,故而中山为杂居区。北方戎狄的融入、殷商先民世家大族的遗留、燕赵边界子民的迁入,总之,中山国的社会构成可谓是复杂多样。

    世族,最大的便是中山国国主的公族。有人说,中山姬氏是戎狄贵族,也有人说,他们是殷商后裔,或是西周封建的氏族,既为周室后裔,又或是认为,鲜虞族自古就在于此,从夏建国,一直延续至战国。

    这些推论,都是公子羽从后世的一些的一些资料中得知,上述的观点,都是根据某些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自家推论出来的。

    公子羽没有想到的是,就算是现在,中山国姬氏的由来都是一个相当大的秘密,而且还如同禁忌一般的存在。

    公子羽以前还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才发现,原因就在中山子民,由来实在是太杂。

    服饰,有华夏深衣和草原民族的短衣裙,上层社会及是丝绸为主的中原服饰。民风,则是沿袭了殷商旧俗,女子习武从军,这一点便是殷商旧俗。在平民贵族中,都有一些戎狄风格的器物。大部分贵族阶层深受周礼的影响。无论是中山国的贵族阶层还是贫民阶层都是相当的复杂。

    主要有殷商遗民、西周迁入的氏族还有戎狄入侵时的一些残留和别国入迁时的一些氏族。与其说中山姬氏由来的争议,不如说是姬氏的故意隐藏。

    也正是中山姬氏的这种神秘感,才让各方势力得以平衡。中山有各种文化的遗留,但这就是中山,不用追溯的中山。严循周礼的贵族、习武从军的女子、穿兽衣左衽的百姓都不必追溯源头,因为这就是中山,糅合而成的中山。

    中山姬氏由来的模糊,让全新的中山得到了凝聚,但同时,各方世族在保持自己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形成了各个派别。

    中山看似一滩死水,但在水下却是暗流涌动。

    公孙氏族便是有殷商旧俗的世族,而公叔伯的宗族则是严循周礼的宗族。

    公叔伯会看公孙焦不顺眼,这是很正常的。

    殷商旧俗,除了女子习武从军,还有好戏乐之风。

    拿以前的公子羽来说,公子羽虽然被人说是不学无术之徒,但公孙氏族却不排斥他,公孙氏族年轻的一些儿郎更是唯公子羽马首是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公子羽的不学无术是根子的问题,整个氏族都是这样,他公子羽被指责只是因为他的身份都是特殊而已。

    虽然世族的风格如此,但公孙焦却是一个喜读儒学的人,公孙焦送公孙郁远到齐鲁游学便可看出这一点。

    所以公孙焦是不喜公子羽不学无术,整日只会引吭高歌的。

    公子羽自南门入城,穿过琳琅满目的集市,走过万户街巷,这才到能到公孙府。

    一条长街,南北贯穿,见青石雕花铺就而成的街道时,便到了世族聚居的西北角。永安巷,聚居着顾城最耀眼的权贵氏族。过街,道路两旁丝毫不会吝啬的装饰品,便是在提醒你,顾城最繁华的地方到了。

    卫氏,三代“昭宗”的大族。门庭豪气,由街入巷,院门南开,光是院墙,就足足要数百步才能走到尽头。

    傅氏,傅老为三代太子傅,傅老便是以傅为氏,以老尊称为名。傅老撑开的门庭,可以说是顾城最为博学的世家。

    其后是大将(匠)世家望博氏,望博氏之后便是鼓氏。

    传言,鼓氏乃鼓国的贵族,鼓国被灭之后,一部分贵族逃到了中山,因其骁勇善战而被封为大将军。

    鼓氏后是公孙氏,其后才是卿公宗族。

    一曲长调,人流稀少的大街,一名鼓瑟的女子,古朴而悠长的大街,不觉落寂了几分。

    中山歌乐好悲,此曲又为商曲,在车上闭着眼睛的公子羽缓缓睁开双眼。愁容郁生于眉头,显然这首古调让公子羽心中一悲,想来此曲能让公子羽皱眉,怕是曲子里的萧瑟,正好映照了这个时代,映照了公子羽心中预判出的中山国运。

    “老伯!”公子羽轻声呼唤,老伯立即拽马停车。

    公子羽下车,问道:“到何处了?”

    “鼓府!”

    公子羽抬头,从乌云中挣脱出来的一缕阳光,正好照在公子羽的脸上。

    一颗高大的樟树直立而出,是啊!鼓府到了!

    据传言,在江南,有女子出生时,便会在院子里载一颗香樟,当女子到了出阁的年纪时,香樟也长高了。当媒婆看到粗壮的樟树时,就会上门提亲。女子出嫁时,樟树便会被砍到,用来做装嫁妆的两个箱子,也就是“两厢厮守“之意。

    当然,这不是在江南,但这颗樟树也有同样的故事。因为在中山,樟树是做棺椁的最佳木材。樟树会变成棺椁,也同样是“两厢死守“。

    不管这颗樟树是什么寓意,总之想进这座院门的将不再少数。

    顾城彩衣女子是与中山酒齐名的一大美谈,以往人们看到这颗樟树会望之兴叹,只因彩衣女子已有婚约。

    而现在,时不时便会有顾城才俊在樟树下遥想着种种未来。

    “辩礼大典”有史以来最大的添头,甚至是“辩礼大典”都可能成为添头。

    顾城才俊的目光焦点便是这颗樟树,因为樟树上挂着一匹白布,白布上是公子羽和鼓须的赌约。

    而和公子羽对赌的人,便是纷纷赶往顾城的才俊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