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都市言情

制药大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制药大亨:正文卷 第五十四章 黎明前的黑暗

    朱果琼站了半晌,发现赵长天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忽然笑起来:“好啊,连你朱姐都敢耍,行,我陪你玩,反正我没牵没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这话说的七分洒脱,三分凄凉,赵长天停下筷子,叹了口气,离了婚的女人不容易啊,朱果琼是大学生,长得漂亮,心气又高,以后恐怕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不过,只要日子过得舒心,单身就单身好了,何必找无谓的人给自己添堵。

    吃过饭,两人分道而行,朱果琼回了药厂,赵长天去了生化制药厂。

    自从他接管繁昌制药厂后,便经常两头跑,因为他现在是大红人,背后有人撑腰,李期对他翘班的行为基本视而不见,反正工资都是从王泽平的钱里面扣,看不见还省心。

    正是上班时间,小楼里面却静悄悄的,赵长天推开实验室的门,只看见何明亮和马长征在看书,其余四个小青年都不见踪影。

    “陈怀仁他们呢?”赵长天问道。

    “哦,上午省卫生厅来人通知说要准备给大家接种第二次重组乙肝疫苗,陈哥带着他们去送货了。”

    赵长天点点头,这事他知道,经过一个月前那场风波,大爷大妈们被迫到处宣传推广重组乙肝疫苗,因为打了疫苗的人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反应,加上又是完全免费,大家的热情很快被点燃,颇有点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意味。

    目前他们的重组乙肝疫苗表达水平大概为300 mg/L,纯化得率约为25%,由于实验室最大的发酵罐只有2升,一次发酵纯化后所得的抗原量大概只有0.75g,共能制成每毫升含有20微克的疫苗制剂7500支。

    对于疫苗的生产,发酵最简单,后面的纯化才最耗时间和人力,一批发酵到结束,全靠手工,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7500支听起来很多,然而连汉江市总人口的零头都不到。

    一个月来,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汉江市卫生防疫站注射疫苗,没多久,他们生产的第一批疫苗便打完一半。

    随着接种的人数越来越多,赵长天实验室的生产进度估计将跟不上需求,是时候考虑扩大生产了。

    “我已经拿到第一批接种者的抗体滴度数据和产生比率,这段时间每天都会进行检测,你们要和防疫站沟通好,得到实时更新的数据进行统计。”赵长天说道。

    “好的。”何明亮点点头:“赵哥?”

    “怎么了?”

    “都四月份了,再过三个月就要高考了,你看……”何明亮习惯性的胆怯症又发作了,话说到一半便不再吭声。

    “我来说,能不能暂且停止疫苗的生产,否则每天像个陀螺一样转来转去,都没时间复习。”马长征说道:“虽然复习了也考不上,但总有点指望,也许运气好能混个中专呢。”

    因为赵长天读过中专,所以马长征等人最大的向往就是上中专,至于大专、大学啥的,阳春白雪,想想可以,别指望了。

    话说出来后,何明亮和马长征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眼下正是验证重组疫苗有效性的关键时刻,如果数量跟不上,那之前所有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停产,就是能不能做完这一批先停一段时间……”

    我很可怕吗?赵长天摸摸自己的脸:“好。”

    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两人简直不敢相信。

    “第一次接种的人数截止到昨天约为3000人,目前我们剩余的疫苗已经足够,我会通知接种点暂时停止新的接种,你们完成手头的这一批后就不要再生产了,专心致志备战高考。”赵长天拍拍何明亮的肩膀:“前途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我早就说赵哥会答应的,陈怀仁他们还不相信呢,赵哥可不是为了利益什么都不顾的人。”马长征笑嘻嘻的拍马屁。

    “停产可以,但还是要按时上班,不能随意溜达,免得你们放松后产生懈怠情绪,大家每天集中在实验室看书,有问题问我,晚上补习照样进行。”赵长天给两人敲了一警钟,免得有人以复习为借口,偷懒在外面胡作非为。

    “谢谢赵哥,赵哥万岁!”马长征向赵长天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军礼。

    “行了,行了,干活去吧,别扯了。”

    回到办公室,赵长天翻了翻记录,乙肝疫苗的接种以0,1,6为周期,第一批疫苗在3月初接种,也就是说他至少要等到9月份之后才能最终确认此次接种抗体的产生情况以及该项目是否成功。

    确认之后,从立项、生产线建设到大批量投入生产,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已经是想象中最快的速度了,如果中间哪个环节没扯清楚,弄不好三四年都有可能。

    可必须快啊,至少要赶在89年之前投产,以应付那场即将到来的卖血狂潮。

    手中的数据表明,在第一次接种后,大概有60%的人产生抗体,且出现副作用的比率低于千分之一,这个数据已经非常好,估计三针打完后能有90%的人产生足够的抗体。

    “喂,王总您好,是我,赵长天。”传达室里,赵长天给王泽平挂了个电话。

    “小赵,很久不见啦,听说你最近挺忙啊,又要管疫苗,又要忙乎你姐姐那边的事,分身乏术还能想起给我,难得难得。”王泽平的声音带着笑意,似乎又隐隐约约透露出几丝不满。

    赵长天装没听出来:“王总,我手头有刚拿到的第一批接种后的数据,您要看吗?”

    “情况如何?”

    “还不错,根据数据初步推测,三次接种的免疫应答率应当会超过90%,完全达到我们的目标。”

    “好啊,这几天不是在打第二针吗?半年后就可以见分晓啦,我真是无比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啊。”王泽平这次真开心了,笑声也大了很多。

    “在那之前,我想和您、孙所长谈一谈疫苗扩大生产的事情,不知您何时有空到汉江来?”

    电话那端没了声音,良久,王泽平说道:“明天上午,我们一起到。”

    一场硬仗,赵长天想,考验金钱和人性,考验他和王泽平之间真真假假关系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