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无双国仕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无双国仕:漠北雄 第五十八章 沧浪之水

    仲夏的天亮的比冬日更早。

    夜宿一宿后,方黎精气充沛,他穿好衣物推开门,伸了个懒腰,洗漱完毕后,照着往常样吐浊纳新,边做起了距卧曲踊等动作,伸展筋骨。

    “方君!”

    待方黎侧目定睛细看,喊他之人正是梁晴,不过此时的梁晴却一改往日的男装风范,穿起了女装来。深紫色的短襦上装,下半身配绛红色的高腰裙,脚下穿双云头缎履,浑身上下都是碧彩闪烁。

    按照朝廷颁布的法令,如此贵重的绫罗锦缎,譬如这大红大紫之色,亦或是金银珠宝首饰,只有官府大员家中妇女才有资格佩戴穿着,梁晴就是这种身份,倘若是寻常平民,那只能穿粗布麻衣,颜色也单调的紧。

    梁晴扎着一个飞仙髻,欣长白暂的脖颈露出一截,简洁而又显得高贵。

    换了女装的梁晴,在方黎这会看来,轻纱之下一举一动,倒是显得别有风趣。

    方黎来不及细细品味,平日里在白城他也躲着梁晴,就是不想与其交往过密,没想到今日被她撞了个正着,不禁暗道一声:“苦也!”

    梁晴倒是不在意,甚为欣喜道:“方君,没想到今日竟会在伯兄这里再见。

    我今日一早便来岩绿,家中琐事繁杂,扰人清净,每次来伯兄这里小住几日,倒是心中宽顺许多。听闻昨日郡丞府中寿宴,方君也在其列?”

    梁晴故意这般问道,其实她一大早来此就听梁师都提到方黎,之前方黎不知何缘故,对她总是避之不及。这次在梁宅相遇,梁晴自然不愿错过,故而才专门等候,就是为了制造这偶遇之机。

    她的眸子犹如秋水一般,一扫而过,让方黎倒有些不知所措。

    对这个梁晴,方黎也甚是无奈,他只能颔首,将昨日寿宴散去已至深夜,经梁师都之邀,他与两位袍泽在梁宅借宿之事再粗略说了一遍。

    梁晴一副恍然之色,浅浅一笑,两边脸颊犹如新生婴儿般,露出两个凹陷的酒窝,“是了,不说我都忘了,方君自从击退了那些突子,打了胜仗可是立了大功,现在都升将军了,哪里会将我这等小女子放在眼里呢,咯咯……”

    方黎陪着干笑一声。

    这会紧挨的偏房,徐轩和司马晃也跟着起床,两人推开门,看到站在廊庑下,正在面对面笑谈的方黎二人,甚是讶然,还以为方黎看中了梁宅中的哪位美丽女婢。

    待这女子转身后,两人眼睛这才瞪成了牛眼……

    也难怪,徐轩和司马晃平日里只见过梁晴男装的模样,今日突然换身女装,真有点不大适应。

    可是,两人再细看去,面前的梁晴,那一身红紫色的女装,衬托着那婀娜柔美的体态,确实有那么一丝女人的韵味了!

    “呃,那个什么,今日天色不错啊。”徐轩环视四周,眼神游离。

    “是啊,这个一觉醒来身子也轻快不少。”司马晃接话。

    方黎有些无语,对这两个袍泽是真没了脾气,徐轩和司马晃对梁晴施了一礼,就要告退。

    梁晴却喊住了二人,“汝等二人别走,今日宅院热闹,索性咱们来场击鞠比赛,活动下身子如何?”

    徐轩和司马晃一愣,“击鞠?”

    方黎也是露出不解之色,梁晴看到面前三个土包子,这才自鸣得意解释起来。

    原来这击鞠便是从西南小国宝髻,传来的一项马上击球运动。

    等等……

    方黎脑子有点乱,这击鞠,莫不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马球吧?

    接下来梁晴的话,则是让方黎更加确定。

    徐轩和司马晃这会也明白,其实这击鞠之技在东汉便已出现,三国曹植的《名都篇》就不吝溢露赞美之词:“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说的就是打马球!

    这击鞠开始只是项散乱、简单的运动,在后来战乱时期逐渐被遗忘,又被进入中原的外族人习之,到大隋时,西南的小国诸如宝髻、附国等流行起来,又建立了一套规整的击鞠赛制,这才在中原小火了一把,被大隋的高级将领、大官们带入了军营和家中。

    梁晴只当是方黎三人应下了,还不待方黎说话,便道一声:“我去换身轻便衣裳,一会给你们把整套着装带齐,待用完早饭后,咱们再赛!”

    “哎……”方黎轻轻摇头。

    徐轩和司马晃走了过来砸砸嘴,双手环抱,看着梁晴的背影,倒是低声道:“其实三郎,你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滚!”

    还不待两人打趣说完,就收到方黎的回复,皆吃吃笑了起来。

    方黎心中叹口气,昨夜他与梁师都一番长谈,梁师都对自己说的那番话犹在耳畔,他不知道到底是醉话还是真话,依照历史的走向,梁师都最终都会在朔方郡竖起反隋大旗。

    那么,很明显方黎从对方现在的种种表现看,梁师都已经将方黎当成了自己人,或者说方黎现在已经被迫上了这条贼船,他下不来了!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啊,也罢也罢……”

    方黎想到的,是这首先秦的《孺子歌》,这本是《楚辞》中的故事,屈原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独醒,众人皆浊的情况独清,所以遭到了楚王的流放,渔夫却是一个隐者,所以在渔夫看来,万事皆无可无不可。

    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所以渔夫劝诫屈原随波逐流,屈原怎会听之,在渔夫唱着这句歌鼓枻而去后,屈原悲愤投江而死。

    这个被后世所纪念的正直爱国英雄,在方黎看来却是死的不值,楚国的王没有理解他,楚国的大臣没有站边他,就是因为这沧浪之水太清兮,屈原却用这水濯足,岂不可惜。

    而在现在,这种大势之下,方黎认为,梁师都未尝不算一个暂时的依靠,朔方郡,在这棵大树底下乘凉,难道不会更安稳么?

    “我这小妹洒脱惯了,就是我这个伯兄也管不住啊。”

    梁师都早早就起了身,他一直在后方拐角听着小妹与方黎几人对话,待梁晴走后,这才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