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冒牌韩信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冒牌韩信:正文卷 第七十六章 内政

    旁边,典韦走到一旁,向过来的韩信复命:“陛下,幸不辱命。”

    “恶来辛苦了。”韩信拍拍典韦的胳膊。

    “陛下,孙坚有言,愿以一命抵小儿一命,今小儿无恙归来,孙坚愿在陛下麾下当一马前卒。”

    “拜见陛下。”

    孙坚说完,跪倒在地。

    “拜见陛下。”

    他身后的程普、韩当等人,也纷纷跟着跪倒在地。

    “哈哈,好好。”韩信一边扶起孙坚,一边道,“能得文台和诸位相助,大乾如虎添翼。”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郭嘉等人也纷纷恭贺韩信,然后和归附的众人熟悉了起来。

    当晚,韩信在坡顶设宴招待孙坚等人。

    然后他直接提拔孙坚为军中校尉,并且拨了五千步卒让孙坚领导,而韩当、程普等人还是归于孙坚领导。

    宴席上,孙坚还提出想让孙策摆黄忠等人为师。

    对于这点,韩信是非常赞同的,历史上的小霸王无人指导,就凭借勇武创出了偌大名声,如果已经有绝世武将指导,成就必然比历史上更强。

    这样,韩信就让孙策做了他帐前亲卫,平时没事的时候,就随黄忠等人学武艺,学战阵知识。

    第二日,韩信让典韦再次陪着孙坚等人南下,一来是送那些不适合呆在军营中的女眷和老弱,先回襄阳安顿。

    二来也是,让孙坚等人去传送门走一趟,了解大乾真正的底细,并且让自身状况,回复到巅峰水准。

    至于虎牢关这边的战场,因为韩信让它阴雨连连,地上潮湿泥泞,加上雨天如果出战,很容易感染风寒,一个不好就会引起瘟疫。

    所以大汉一方只能在背地里暗骂天公不作美,一边默默等待时机。

    时间来到185年5月。

    虎牢关战场归于平静,南方的荆州却是一片火热之相。

    清晨,襄阳南城大开,首先出来两百郡兵,然后是大小几百辆,骡马拉就的马车。

    等所有马车出来后,郡兵分列两边,护卫着马车浩浩荡荡地朝南面而去。

    一路上,马车上到处是“叽叽”,“嘎嘎”的声音。

    很快,车队来到了一处村落。

    车队停住,当头的一辆马车,下来几位身穿大乾官袍,头裹文士巾的官员。

    “刺史大人,杨柳村到了。”

    被人拱卫的刺史大人,正是韩信任命的荆州刺史张昭。

    五月到来,正是插秧时节,知道韩信对今年农事有多重视的张昭,在襄阳不放心,准备亲自南下看看百姓做的怎么样。

    张昭抬头望去,辽阔无边的田野,被田垄分割成一块块四四方方的耕地。

    耕地里水量充足,已经有百姓在弯腰插秧。

    田地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齐上阵。

    在田地旁边是一处村落,张昭带着麾下众人,沿着田地边缘往村落走去。

    一路上,他见一块方田里,几人一起倒退着插秧,一会儿,就把一亩方田给插好了。

    再往远方看看,青翠的秧苗随风摇摆,煞是好看。

    这个时候,迎面走来一个老头,远远地就被郡兵给拦下。

    老头忙行礼道:“小老头贴为杨柳村里正,拜见诸位大人。”

    张昭抬头看了老头一眼道:“让他过来。”

    等老头来到众人面前,身旁主簿开口道:“这是我们刺史张大人。”

    老头连忙跪倒,诚惶诚恐地行礼道:“小,小老儿不知刺史大人前来,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里正请起,我大乾不兴这套,你起身,我有事相询。”张昭道。

    “是是,大人有何事,小老儿定知无不言。”老人起来还是不停弯腰拱手。

    张昭见状不再理会,他双手背负身后,看向田地道:“本村有多少丁户,多少田地?”

    “回大人话。”老人恭敬道,“杨柳村共三百户,千余人,五千亩地。”

    “何日开始播种,何日开始插秧。”张昭继续问道。

    “上月中旬播种,今日初插秧,预计两日内完成插秧。”里正回的很快,显然对于这些问题了熟于心。

    “村中可有耕牛?”

    “分得五头耕牛。”

    “可用曲辕犁翻地否。”

    “以按农牧站指导,用曲辕犁翻地。”

    张昭点点头,然后看向队伍中,一个满脸粗糙的官员。

    那官员见状,出来道:“里正按律按规执行春耕,特赐农牧站新孵化小鸡小鸭三千对,等下里正让人过来领取,每户可得鸡鸭各十对。”

    里正还在奇怪农牧站怎么像老母鸡一样会孵化小鸡小鸭了,那粗糙官员继续道:“尔等好生饲养家禽,一可改善往日膳食,二可贩卖给行商获取金银,贴补家用。”

    “下次牧站来抽查,如饲养良好,可优先发给蘑菇种子,教导各家怎么种蘑菇。”

    种蘑菇,山里的野蘑菇也可以自己种的吗?

    里正听得一头雾水,连张昭等人也暗自嘀咕。

    又见那粗糙官员一脸崇敬地拱手向北道:“饲料养猪,土炕孵蛋,室内种菇,一切赖陛下神佑。”

    “陛下神佑。”

    在场众人,纷纷跟着拱手向北。

    说起这些,在场的大乾官员又有说不完的话。

    “听说,给野牛穿牛鼻也是陛下当初随口提议的。”

    “不错,曲辕犁也是陛下让工匠发明的。”

    “田间水车也是陛下提出指导改良的,如今这水能够排放到很远地方。”

    “诸位可不要忘了,我等如今书写的白纸,也是陛下命科学院改良得来的。”

    “陛下真乃奇才。”

    “此乃我大乾之福,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陛下天生圣人,为帅则兵书战策,蕴藏胸腑;为君则治国安民之策,信手拈来。”

    “天不生陛下,万古如长夜啊……”

    就这样,一路下来,见识了家家户户有田耕,有衣穿,屯田之所,纪律严明,子民精神气足,每个人的赞叹声不绝于耳。

    虎牢关这边,韩信见阴雨天,众人无事,就召集众人,商讨教材的事情。

    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还是从娃娃抓起才好,能早一日,铺开教育的摊子,大乾就早一日能收获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