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冒牌韩信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冒牌韩信:正文卷 第三十二章 汉室反应

    第二天,糜竺带着黄忠,沙摩柯离开郯县,而韩信和典韦留下等待黄盖,告知对方计划有变。

    有了糜竺的配合,韩信拿下徐州各大城池就顺利了很多,在拿下徐州之后,韩信再次带人转道豫州,进入了颍川。

    就这样,到二月下旬,距离韩信出兵将近两月时间,他带着麾下士兵,攻克百余县城,全取豫州,徐州,兵锋出现在虎牢关外。

    除了韩信亲取的几十城,两州内遗漏的城池,等到城内的人知道大乾的兵锋后,几乎传矫而定。

    纸不包火,韩信等人两月之内,连下百城的壮举,终于渐渐朝周围传开。

    洛阳城内,人心慌慌,有心人都在各方打点,祈求离开即将到来的漩涡。

    大将军府内,何进和袁绍等人紧急磋商如何面对大乾咄咄逼人的兵锋。

    这个时候,皇宫有旨意到来。

    “报,大将军,陛下有请。”

    何进赶紧起身,留下一句“本初,孟德,你等稍待,待我先行见过陛下。”然后他就随着内侍匆匆而去。

    去往皇宫的路上,何进心中忐忑不安,怕皇帝怪罪他去年末征讨大乾不利,以至于如今大乾兵临城下。

    又想想现在的大汉千疮百孔,何进又安慰自己,现在的大汉除了他这个大将军能够依靠,还能有谁,于是放下心来。

    何进见到刘宏的时候,还差一岁才到而立之年的刘宏一脸憔悴之色,何进不敢多想,上前跪倒恭敬道:“臣何进,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宏跪坐在软榻上,睁着满是血丝的双眼,像只青蛙,盯看了何进一会,才道:“大将军起来吧。”

    “谢陛下。”何进恭敬起身立在堂下,觉得上座的皇帝有点不对劲,刚放平的心态又变得不安起来。

    “大将军可知南方军情。”

    何进小心道:“陛下,臣刚刚得知。”

    “刚刚得知?呵呵,好啊。”刘宏轻笑一声,随即高喝道,“反贼都快打到洛阳城下了,你个大将军才刚刚得知?”

    面对刘宏的歇斯底里,何进反而不怕了,他道:“陛下,我方兵员吃紧,如之奈何,那韩信贼子最善声东击西,我怕刚率大军出关,他来一个直捣黄龙,京师动荡,则一切休矣。”

    砰砰砰——

    刘宏气的把酒盏一扔,踢倒身前摆放的案几,骂道:“韩信小儿,爬胯贱民,若无先祖刘邦收留,岂有他之声名,如今胆敢反噬其主,朕要诛其九族。”

    “还有黄巾张角,西凉韩遂,幽州张举等反贼,朕迟早要杀了他们,诛他们九族。”

    刘宏骂了一盏茶时间,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满是血丝的双眼再次瞪向何进道:“大将军可有何良策破敌。”

    何进道:“陛下可招天下有志之士进京勤王。”

    刘宏急问:“何人?”

    “并州丁原,只是丁建阳南下,南匈奴怕是会趁机扰边。”

    “区区边民有何道哉,朕之江山宁予外人,不予家奴。”不等何进说完,刘宏就咬牙对身旁内侍道,“速速下旨召丁原南下。”

    顿了顿,刘宏歇斯底里地道:“再下令给卢植,董卓,一月之内再不能扫灭黄巾,让他们提头来见。”

    “是是,陛下。”内侍太监分明被刘宏的表情吓住了,应完声,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呼呼。”刘宏又喘息了几声道,“宗亲刘焉上书请旨,让朕重起州牧制度,大将军以为如何?”

    “一切谨遵陛下之意。”今日,何进是不敢反驳刘宏的任何建议了。

    “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底下的人全是饭桶,致朕之江山处处烽烟,好,就依刘焉之意,改刺史为州牧。”刘宏恨恨地道。

    韩信不知道,因为他屯兵虎牢关之举给大汉朝带去了多大压力,导致汉灵帝不管不顾,就召集边疆的丁原进京。

    他马上就要对上,这个时代武力最强的吕布——大奉先了。

    这个时候,还不清楚这些的韩信正带人在徐,豫两地寻找人才。

    豫州,颍川。

    韩信把第一站放在了颍川学院,这里有他渴望已久的王佐之才,和鬼才郭嘉以及其他诸多人才。

    这天清早,凉风习习,道路两旁青草丰茂,不知不觉中春天来临了。

    因为学院坐落在城郊,韩信和戏志才坐着马车赶路,车外是典韦和护卫的上百近卫军跟随。

    马车内,韩信和戏志才相对而坐,韩信略带紧张地问道:“志才,你也是从颍川学院出来的,学院内有诸多朕渴求的人才,你觉得朕此趟拜访,收获将如何。”

    “陛下,大汉朝四大家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颍川陈氏,颍川一地就占了两家,颍川学院,它本就是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荀氏捐出来做学堂。”

    “微臣区区一介寒门,得庇于祖上恩情,能入院就学,当初在书院里也是一心苦读圣贤书,和院中世家子弟少有来往,臣担心此次陛下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戏志才的表情略带凝重,所谓主辱臣死,如果韩信此趟过去遭受冷遇,他们所有人的脸面都不会好看。

    “不会吧?”韩信听了戏志才的话,心瞬间凉了起来,他可不是那种喜欢用热脸贴别人冷屁股的人,戏志才说的这两大世家,韩信都有一点了解。

    颍川荀氏,就是王佐之才荀彧和曹魏谋主荀攸出生的家族。

    “汝颍多奇士”,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史册上记载的人物就有一百多人。

    而颍川陈氏,有陈寔,陈纪,陈泰等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列有专传,在三国时期,更是有一个很出名的人——陈群,承上启下的九品中正制这样的选才制度,就是陈群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