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冒牌韩信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冒牌韩信:正文卷 第二十六章 准备

    太守府花园中,韩信,戏志才,蒯越三人煮茶闲聊。

    说起煮茶,现在大乾方面的煮茶已经有所改变,韩信实在喝不惯这个时代放各种香料,酱醋油以及把茶叶磨成粉那样的茶水。

    就让人把茶叶炒制泡着喝,所谓上有所行,下有所效,自然,炒茶和泡茶很快在大乾上层流传了开来。

    一杯茶喝完,韩信刚提出冬季作战的想法,就遭到了两人的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隆冬时节,天气寒冷,如遇大雪封路,大军将寸步难行。”

    蒯越忧心忡忡,自古无冬季作战是有其道理的,天气寒冷可以靠士卒的意志,短时间抗过去,但如下大雪,军队在野外一日行军十余里,不说后勤,冻都冻死人。

    他不知道是韩信太过自大还是另有想法,当下把目光投向戏志才,示意对方劝谏。

    戏志才把大乾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自然也不想韩信头脑发热乱搞,当下也凝重地点头同意蒯越的说法。

    他怕韩信乱搞,让如今的大好基业败坏,不过不同于蒯越刚来,他和韩信相处过一段时间,了解自己的陛下谦虚好学,平易近人,应该不会无的放矢,在反对之余也期待韩信的回答。

    对于两人的反对,韩信淡然一笑道:“如果朕能够大幅度提升大军行军速度呢。”

    闻言,两人瞬间紧盯韩信,脱口而出:“大幅度?陛下快快道来,可以提升大军行军速度几何。”

    “一日两百里。”韩信微微一笑。

    呲——

    两人倒吸一口气,紧接着眼中就露出了怀疑的神色,如果说话的人不是韩信,不是他们效忠的皇帝,两人几乎要破口大骂了。

    在古代时候,军队正常一日的行军距离大约是三十里,如果是冬天这个速度自然还会下降,冬季行军,大军只能走十余里路,而且还会比平时走得更加辛苦,因为冬天外面的气候实在是太冷了。

    而现在韩信竟然说他能够把大军的行军速度提升到两百里,这在他们看来不就是天方夜谭吗。

    看着两人怀疑的目光,韩信淡然一笑道:“我知道你们不相信,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走,我们去匠作营。”

    匠作营其实就是韩信设立的研究所,它分属于工部,专门负责军事武器的研发和生产,另外工部下面还有民用装备的研发处。

    韩信带着将信将疑的两人来到匠作营,吩咐下去后,就立刻有负责的人带着大匠过来,估计对方也想不到有韩信这样的皇帝,亲自来工匠营找他这样的底层工匠。

    所以前来的大匠师见到韩信就诚惶诚恐地下跪行礼,口中还连呼万岁,韩信先是安抚对方,然后在黄纸上画了起来,画好后更是告诉对方要怎么达到他的要求,并且说如果能够改进,不需要按照纸张上的做。

    看了两眼韩信画的图纸,大匠说道:“陛下稍待,小人马上去做,只需一刻钟就好。”

    说起自己的专业,匠师终于恢复了几分自信,拍着胸脯保证道。

    “无妨,朕在这边等着就是。”

    等匠师离去后,韩信又问负责人,他交代下来的,炼铁,炼钢,连弩,投石机等战斗器械的研发情况。

    负责人小心翼翼地回道:“陛下,目前来说,进展缓慢。”

    “哦,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匠不缺,缺少匠师。”

    韩信点点头,挥手示意自己明白,说起来科学研究差的不是数量众多的工人,而是差了灵光一闪的科学家,对于这点,韩信也知道不能怪对方。

    大约等了一刻钟,韩信就看到大匠师带人过来,后方的人抬着一个木筏一样的东西,只是这个木筏大约长四米,宽七八十公分,其中的一头还微微翘起。

    “就是你了,雪橇。”韩信让匠师制造的就是雪地行军工具雪橇,一种起源于欧洲的工具,在雪地上用畜力拉着行走,由于雪滑,摩擦力小,跑的比马车等更快。

    韩信命人把雪橇抬到外面平滑的草地上,绑好马匹,亲自带着戏志才和蒯越上了雪橇,下命侍卫赶着战马行走了百米。

    “如何,用此物在雪上滑行,一个雪橇上能坐四个人,多余的用来驼辎重,这样一天不就能行军两百里了?”

    韩信得意地说道,两百里,还是他没有算上自己的耐久光环和急速光环的加成效果。

    “雪橇两字,正合此物名称,陛下高明,如此奇思妙想,臣等佩服。”戏志才和蒯越对视一眼,心悦诚服地说道。

    说完以后,两人又马上兴奋起来,战争说起来就是出其不意,打对方个措手不及,有了雪地行军的利器,接下来整个冬季都将属于他们大乾。

    韩信赏赐了匠师,然后命他带领匠作营全力打造雪橇。

    然后,三人回到城守府开始了针对各种情况的商讨,有了雪橇后,还需要拉着雪橇行走的马匹,即使不是战马,驽马也行。

    好在这个时候海盐的生意已经铺开,加上跟上的咸鱼等腌制海产,和其他州郡的豪商搭上了关系,可以让他们帮着收集马匹。

    冬季行军,还要多储备御寒的衣物,木柴等,这些命令当天就被下达了开来。

    最后,如果拿下了豫州和徐州等地,需要后备的官员来管理,还需要自己这边的军队驻守。

    于是,大乾的军队开始了朝宛城和淮南一带集结。

    过了几天,又有好消息传来,廖化带着两个壮汉过来参拜韩信,说是汝南黄巾头领,刘辟,龚都率部众前来投靠大乾。

    面对刘辟和龚都的到来,韩信很是高兴,不过对于主动投降的两人,韩信还是跟他们说清楚,两人不能像当黄巾一样胡作非为,如果受不了纪律严格的军营生活,可以给两人一场富贵,只要不触犯大乾法律,可保一世无忧。

    当然,如果两人愿意继续在军中效力,也无需像其他参军之人从小军做起,可以把带兵投降折算成功劳,从一个军司马做起。

    在来的路上,刘辟,龚都就了解了大乾的制度,当下表示愿意加入军队为大乾效力。

    对此,韩信表示了欢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做好一切准备后,大乾一方静等着冬天的第一场雪下来。

    韩信知道,如果这次冬季作战的行动顺利,对于他征服三国的进程有着很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