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冒牌韩信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冒牌韩信:正文卷 第六章 攻略宛城

    和皇甫嵩战斗过后,韩信带人走出博望坡,在附近休整了一晚。

    第二天,他又带人南下宛城。

    这个时候,他面临两个选择,在朱儁和皇甫嵩阵亡消息传开之前,他可以扮成两人的军队,直捣洛阳,诛杀汉帝。

    还有可以像现在这样直下宛城,趁大汉军队,被张角拖在广宗的时候,横扫荆,扬。

    最后,韩信经过考虑,觉得放着灵帝这个猪队友好一点。

    因为这时候把汉室灭亡,那曹操,孙坚,袁绍等人,可能会提前崛起。

    那样一来,他以后打败这些人,就必须杀掉。

    如今他们是臣子,在这时还没流露出自立的野心,被他打败后,可以劝降,劝降不了也可以暂时关押,等汉室灭亡后再劝降。

    行军途中,韩信点开游戏系统,经过和皇甫嵩的这场战斗,他又连升了两级。

    姓名:韩信

    等级:8

    经验:105/900

    武力:18

    智力:18

    政治:18

    统帅:26

    技力:450/450

    生命值:450/450

    技能:吸血光环(1级446/1000),被动,将对敌方非建筑单位造成伤害的15%转化成自身的生命值。

    技能:耐久光环(1级576/1000),被动,增加自身和附近友军单位的战斗持久力,增加体力恢复速度10%。

    耐久光环,经过连续赶路,后来居上,熟练度超过了吸血光环。

    随着升级,统帅增加了四点,如今能够被技能加成的士卒,也变成2300人。

    军队路过南阳,韩信突然想起,南阳还有个绝世猛将,可以招募。

    想到就做,韩信招来一个传令兵吩咐道:“你去南阳打听一个叫黄忠黄汉升的人,恩……他应该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儿子,找到他,然后告诉他,如果想医治他儿子的绝症,就带上儿子来找我。”

    “诺。”传令兵接到命令,打马离开队伍。

    想到未来的五虎上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黄忠,韩信突然觉得他应该,好好回忆一下这个时候,南方有哪些三国名人,已经出世,可以招募。

    诸葛亮?

    孔明兄,这个时候好像才三岁奶娃,应该还没跟随叔父,来荆州定居。

    周瑜?

    184年,周郎也才九岁,不过这个时候,他好像还没和孙策同学成为好基友,挖墙角要尽快。

    鲁肃?12岁。

    陆逊?1岁。

    吕蒙?6岁。

    ……

    想了半天,韩信竟然发现,这些日后叱咤风云的人物,大都还未成年。

    “算了,立国之后,发个招贤令,每天呆在酒馆里碰运气,逮着哪只算哪只。”

    是的,韩信决定这次南下,打完宛城后,就直接竖旗,做皇帝建国家。

    对于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还是早做出头鸟,韩信也权衡了良久,最后决定直接竖旗和汉朝开干。

    在韩信看来,这样做的好处有几点:皇甫嵩、朱儁军团,被他消灭后。

    整个南方,除各地自有郡兵,已经没有成建制,有战斗力的部队。

    他可以在大汉帝国,反应过来之前,横扫大部南方地区。

    早日打出旗号,能够让南方统治区的人,尤其是那些还小的三国名人,习惯他们出生地,是他韩信的国家,而不是大汉朝。

    当然前提是,他的国家一直坚挺,没有被大汉征剿。

    另外建立国家,有助于一些寒门人才投效。

    东汉末年,不,应该说整个古代,用人单位是很看中出生的,这是门阀世家当道的时代,寒门人才想要出头很难。

    最后,建立国家,把那些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传出去,可以让南方成为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人的首选之地。

    至于立国后,成为众矢之的,韩信也有过考虑,这种掘老刘家坟墓的事情,不管在座的是哪位皇帝,必然都会派人来攻打他。

    不过这个时候,张角还没病死,大汉境内北有黄巾起义,内部有无能的汉灵帝,太监十常侍,外戚屠夫何进这些猪队友,西凉更有野心勃勃的董魔王。

    加上皇甫嵩和朱儁这两大名将,在他有心算无心之下给灭了,韩信不觉得汉朝,会对他造成多大威胁。

    “唯一可虑的是,有了我这只蝴蝶,打乱了三国时间线,不知道是否会让曹操,孙坚,刘备三人提前崛起。”

    他倒不是担心三人,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而是因为他熟读历史,很喜欢三人麾下的一些武将。

    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武圣关羽。

    性情鲁莽,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张飞。

    勇烈异常,拔矢啖睛,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夏侯惇。

    英姿勃发,狮儿难于其争锋的小霸王孙策。

    ……

    这些他喜欢的人物,都与曹操,刘备,孙坚等人,有难以割舍的联系。

    未来如果不能劝降,只能含泪舍弃,实在有违他的收集癖。

    ————————

    大军当初从宛城到博望坡,足足跑了两天,这次回去,因为不赶时间。

    加上一路上整编队伍,皇甫嵩当初带领的三千骑兵,在博望坡阵亡了一半,另一半被他收缴。

    一路行军,自然有刚开始投降的那些官兵,去负责劝降。

    皇甫嵩已死,那些忠烈的将士,已经跟着去了,剩下的这些,当兵吃饭的小卒子,还不至于到宁死不降的地步。

    有朱儁降兵的榜样,剩下的人全部投降了。

    于是,韩信麾下,又多了1500人的骑兵队伍,除去打埋伏阵亡的500士卒。

    从传送门出来后,他的兵力又增加了一千,达到六千人马,其中还有1700左右的骑兵。

    在行军途中,因为想到以后要征战的地图很大,需要跨国,跨位面行军。

    即使有他耐久光环,或者以后会觉醒的急速光环,可是征战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浪费在赶路上面。

    于是,韩信下令,让那些骑兵教导麾下步兵,练习骑马。

    他倒不是让麾下所有人,成为骑兵队伍,毕竟不管骑兵再怎么厉害。

    一些特殊战场,比如攻城战,山地战,或者是地形不好的地方,骑兵就不能发挥作用。

    他是想让麾下,所有人马都学会骑马,步兵赶路时是骑兵,下马时,再变成原来兵种。

    一路整编,一路训练,回去的路,足足走了五天。

    等韩信率军,接近宛城时,已是第五天黄昏时刻。

    “时间刚刚好。”

    队伍停下,韩信抬头望天色,直接在野外,召集来众人议事。

    “廖化,你带两千黄巾绕过秦颉营寨,混进宛城。”

    “是,主公,不知贼首赵弘,当如何处置。”

    “元俭随机应变,能降则降,不能劝降,就让他下去陪张曼成吧。”

    对于赵弘这种路人甲,韩信毫不在意。

    “诺。”廖化得令后,就带着两千头裹黄巾,打扮得蓬头垢面的士卒离开队伍。

    看着廖化远去,韩信对身旁投降的,那些原朱儁将领道:“接下来,让我们打起朱公旗号,前往秦颉营寨。”

    “诺。”左右将领立刻去安排。很快,队伍中升起朱字大旗,装备倒不需要更换,都是官兵型号了。

    ——————

    同一时间,南阳太守秦颉,再次攻打宛城不利,下令鸣金收兵。

    草草吃过晚饭,秦颉召集麾下将领,在营帐中议事。

    这半年,对秦颉来说,确实是人生最大的转折。

    今年二月份时候,黄巾起义爆发,三月,南阳太守褚贡,被黄巾首领张曼成斩首。

    作为江夏都尉的他,临危受命,继任南阳郡太守一职,负责讨伐黄巾贼兵。

    六月,他和荆州刺史徐璆,联合出击,击败贼众,斩首张曼成,随后,黄巾众退守宛城,拥赵弘为渠帅。

    名将朱儁,南下前来增援,一日攻城时,发现一伙野外筹粮的黄巾,前往追讨,不想竟一去不返。

    如今,攻打宛城已有十日,但迟迟不见城池陷落,麾下士兵士气已受影响,让他不禁开始着急。

    大营内。

    有实权的南阳太守秦颉,居座上首,左手下方第一位是,荆州监察官刺史徐璆,其他众人依官职大小而坐。

    “诸位将士,如今黄巾贼首赵弘,占据宛城,急切间不得而破,诸位有何良策破敌,如能行之有效,破城之日,秦某一定上书陛下为尔等请功。”

    秦颉对着众人发问。

    帐内众人互相看看,大都摇头,他们这里大部分人,其实不是军伍出生。

    而是荆州境内的县令,功曹等,只是当初黄巾势大,才聚集起来抱团取暖。

    打黄巾的时候,也最多在旁边摇旗呐喊,想让他们真的出谋划策,秦颉算是找错人了。

    “哎。”秦颉暗叹一口气,也知道不能靠这些酒囊饭袋。

    于是把头转向荆州刺史徐璆,期待地问道,“徐公,可有何见解。”

    徐璆微眯着眼睛,左手轻抚长须道:“秦太守,还未打探到朱儁大人的消息吗?”

    “哎,秦某已派出多队人马搜索周边,不是没找到朱儁大人,就是搜索人员一去不回,如今南方盗贼四起,实在可恶。”

    “报——”

    秦颉还想说什么,突然被闯进来的传令兵打断。

    “何事慌张,军营重地,启是尔等说闯就闯的。”

    看着传令兵毫无纪律,秦颉气急。

    这些乌合之众,怪不得久攻贼兵不下。

    秦颉发誓,如果传令兵拿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闯营,他非得来个杀鸡儆猴,整顿整顿军队不可。

    “报,大人,营外朱儁大人,率大军要进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