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撼鼎:王朝惊变 第四十二章 联军会盟

    经过一月的奔波,顾清终于来到幽州,见到了陈润。

    陈润打开刘瑞的书信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道:“吾兄定国如晤!弟信于兄之目的,乃欲陈一事,事关社稷千秋之安事。

    京师乱起,遂有宵小趁虚而入,独霸朝纲,贪婪无度,掊克日棘,政以贿成,官以赂授,凡四方小吏莫不竭民脂膏,偿己买官之费。

    挟持天子,构害忠良,擅杀大臣,如此则民安得不贫,国安得不竭,天人灾警安得不迭至?

    兄既为皇亲,当思国难,以兄之名望,号召天下英豪起兵勤王,以清君侧之恶,如此,方能无愧于地下周之历代先帝,无愧于兄之陈氏之血。

    愚弟刘瑞,谨拜!”

    陈润看完了这封书信,深深叹了一口气,显然这封信给他的冲击有些大。

    他缓了一会儿,抬头看向顾清说道:“留芳远到而来,先下去休息,我召众人商议,毕竟要起兵所需准备也非一两日能准备好的。”

    顾清摇了摇头,对陈润拱手道:“不了,在下还要回去复命,陈幽州起兵与否皆是私事,在下的任务只是送信,就此告辞。”

    陈润脸上有些可惜,叹道:“也罢!本想与留芳把酒言欢的,既然留芳要复命,我就不强留了。”

    顾清笑了笑说道:“陈幽州放心,以后有机会的,在下告辞。”

    顾清走后,陈润向门外的侍者说道:“召众将议事!”

    侍者答了一声:“诺!”

    ------

    众人进入大堂后,陈润立即派人将刘瑞的书信传阅。

    传阅完毕后,陈润开口说道:“议一下吧!究竟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主公!”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正是陈润手下猛将王琪,他说道:“我军现在最大的敌人乃是鲜卑人,前年鲜卑人虽然受到重创,可是不到两年便已经恢复元气,再度犯境,末将以为此时不宜出兵。”

    陈润脸上并未露出表情,而是转向徐执问道:“公升,你怎么看?”

    徐执出列说道:“主公,王将军的说法,末将并不赞同。”

    陈润问道:“你且说来。”

    徐执说道:“刘卫尉的书信说得很清楚,召集天下英豪,入京勤王。这便是说,出兵便是占据了大义,而且主公可抢先一步发起会盟,成为联军纵长,将来可占据先手。”

    陈润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身陷囹圄,我等身为臣子理当营救,传令下去,向天下诸侯发起盟书,明年开春,于陈留封陵会盟,共商大事。”

    “诺!”

    ------

    陈润的檄文传遍天下,冀州刺史韩枫接到了檄文,正与众人商议。

    韩枫待众人传阅檄文完毕之后说道:“陈润发布檄文,邀天下英豪会盟勤王,诸位有何看法,畅所欲言。”

    韩枫话音刚落,谋士许涵就立马出列道:“主公,这陈润既然相邀主公讨伐夏启,那主公便不可不去。”

    万一陈润召集到了其他诸侯,得知主公对此置之不理,那他们就会把主公划到夏启的一方,成为天下诸侯讨伐的对象,这对主公的大业不利啊!”

    另一谋士郭寅也说道:“是啊主公,先不说其他,就说这大义名分,主公若能占据大义,将受益无穷啊!”

    此时,下首的众人都站出来纷纷表示支持会盟。韩枫当即拍板,加入了联军行列。

    在韩枫宣称自己参加联军后,南阳的陈硕、青州的张爽、徐州的陶文都纷纷表示参加讨董,就此讨夏联军终于形成。

    ------

    周平和二年一月;蓟城,东门。

    幽州的大军聚集在城门口,但见锦旗招展,刀剑寒寒夺目,大军为十人一排,井然有序。

    徐执率领的陷阵营,王琪率领的骑兵,两人分列左右两侧。

    中央处,陈润骑在马上,后面是高肃率领的中军。

    军阵最前方,一杆漆黑色的巨大旌旗竖立在风中,被冷风一吹,猎猎作响,旌旗之上,绣着一个紫黑色的斗大的“陈”字,字体磅礴大气,气势雄浑,一眼看去,就给人一种如临大山般的感觉。

    陈润一身甲胄,头戴铜盔,腰间悬挂一柄长剑,骑在马上,威风赫赫,气势逼人。

    “出发!”

    陈润在中央高声喊道,声音宏亮,威严无比。

    一声令下,城外的大军顿时哒哒哒的向前进,朝联军的所在地封陵的方向前进。

    徐执领本部的七千人马作为先锋,率先行进;陈润本人则作为中军,缓缓而行;孟溪率领亲兵卫士兵分布在中军的周围,负责保护中军的安全。

    黑压压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启程,逐渐远离蓟城。

    这让陈润心中升起了无限的豪情,凌云壮志。

    在行军的路上,除了少数的几人之外,谁都没有发现,原本作为左军的张燕所部,并没有和大军一起前行,而是往蓟城西南方向行去,而那几个少数之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

    大军自蓟城而出,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来看,想要抵达封陵,路途还是比较遥远的。

    陈润率领大军,途径毛城、邯郸、魏郡,渡过黄河,最终在距离封陵最近的延津县停留了下来。

    一路行驶,竟然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眨眼间,平和二年的一月已经过去,进入了平和二年的二月。

    大军在延津休整了一天,便继续前进,一路上,随着斥侯源源不断的传回消息,已经有好几路诸侯先抵达了封陵。

    又行进了两天的时间,陈润大军终于抵达了封陵境内。

    封陵县,隶属陈留郡,在陈留以北之地,距离延津县西南十五里,而讨董联盟的大军就是在这封陵县外。

    如果以兵家的眼光来看,联盟大军驻扎之地十分精通兵法之道,盟军北靠太行山的山脉,南边是济水两条河道,由黄河活水从东麓流向西方,对此,盟军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而营寨外五里处便是延津渡口,如果盟军兵败,只要大军退往延津,以黄河天堑为屏障,足可抵挡夏启二十万西凉铁骑。

    封陵一地攻守兼备,地势宽广,远远的一看,联军大营已经向外驻扎了一百多里,帐篷角挨着帐篷角,各路旌旗竖立,连成一片,隐隐之中组成了一道道的屏障遮云蔽日。

    联军紧靠济水河畔,蜿蜒的营帐依河而立,从河头到河尾,规模庞大,气势雄壮之际,咋一看,就宛如一条蛟龙盘曲在河水之边酣睡,令人望而生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