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曹营上将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曹营上将:定鼎中原 第二十八章 战官渡(七)

    宇文宪看准时机,轻易便抓住了那个袁军将领,两个士兵押着他跪在宇文宪面前。宇文宪问他姓名,他把头一撇,默不作声。宇文宪拔出佩剑架在他的肩膀上,二次问道:“姓名?”

    那将见状急忙答道:“苏由!”

    “你在这做什么?”

    “我奉袁绍之命前往乌巢,旅途劳顿,故在此小憩。”

    “袁绍派你去乌巢做什么?”

    “传袁绍之令,着沮授、淳于琼、韩猛三人回官渡大营。”

    “为何将他们调回?”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宇文宪听到这里,便吓唬苏由道:“快从实招来!否则小心你的项上人头!”

    苏由一听急忙解释:“在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虚言以骗将军!”

    宇文宪看苏由不像是在撒谎,便又问另外一个问题:“乌巢可是袁绍的大粮仓?”

    苏由一听面露为难之色,支支吾吾不敢回答,宇文宪从他表情就可以断定袁绍的确把粮食屯在乌巢了。这时宇文宪想到了出营时携带的袁军盔甲旗帜,于是心生一计,他对苏由说:“我要你带我去乌巢。”

    却说韩猛来到乌巢,见到了沮授和淳于琼。往日韩猛都是押着粮草进乌巢的,今天却是一个人来,淳于琼不禁问道:“兄台怎的只身来此?所运粮草呢?”

    韩猛叹息道:“唉,说来话长。我本押着粮草,只差半日行程便道乌巢,谁知碰上了曹将徐晃。我误中了他调虎离山之计,以致粮草被烧,主公让我戴罪立功来守乌巢,押运粮草另派他人去了。”

    淳于琼听罢便好言安慰,并打算和韩猛喝上几杯以解愁闷。沮授并未阻止,他心不在此虽然目前战况已经按照原定的“持久战”方针去发展,但战场上瞬息万变,而眼下袁绍身边谋士只有许攸和审配。

    在沮授看来,袁绍不是曹操的对手,而许攸和审配更无法和曹操麾下的郭嘉、刘晔、程昱、荀攸四人相比。如此情况下,袁绍能否取胜依然是未知数。

    无心饮酒的沮授对二人说:“二位将军,在下就不与二位共饮了,我且去巡视一下各粮库,以免纰漏。”

    就在淳于琼和韩猛喝得兴起时,士兵来报,说是袁绍派人来了。淳于琼便问道:“来者何人?”

    士兵答道:“那位将军自称苏由。”

    “苏由?知道了,你引他来此便是。”

    “喏!”

    不一会儿,苏由便带着两个侍卫进了营帐。

    苏由一进来便如此说道:“二位将军好生自在啊。”

    淳于琼听了倒没什么,刚刚“倒霉”的韩猛却觉得苏由这是在讥讽他。暴脾气的韩猛当场掀了桌案,上来就要揍苏由。

    哪知一靠近便被苏由的一个侍卫三两下制服,淳于琼大惊失色。暗道:“苏由这厮何时有了这么一个武艺高强的侍卫?”

    淳于琼见此便上前质问苏由,哪知苏由另一个侍卫也在此时出手,不过淳于琼早有防范,因此未能一次得手。

    那侍卫见此急忙拔出宝剑抓住了苏由为人质,接着便听到制服了韩猛的那个侍卫对外喊了一声“来人”,八名甲士便冲了进来,其中两人上去将韩猛绑了起来。

    刚才苏由身边两个侍卫一直低着头,起初淳于琼没在意。此时知道自己处境不妙,这才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个制服韩猛的侍卫,吃惊道:“宇文宪!”

    这时宇文宪也抬起头来回应道:“正是在下,淳于琼,我们又见面了。”

    “将军,抓到个文官。”宇文宪看到几个士兵押着一个文官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沮从事!”淳于琼没想到沮授居然被抓了。怪就怪沮授倒霉了,他刚查完粮库回来就被曹军抓了个正着。

    “沮?沮授!”宇文宪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抓到了袁绍的大谋士。

    现在沮授、韩猛被抓,淳于琼又是瓮中之鳖,自己的两千士卒也已经基本控制了乌巢。这种情况下,宇文宪打算劝降淳于琼。

    他说:“淳于琼,现在你无路可走,或死或降。但不论如何,结果都是乌巢两万士卒归降朝廷,以及这百万石粮草尽归曹丞相。想想吧,没有了这些粮食,袁绍的四十万大军将降顷刻间土崩瓦解。”

    “忠臣不事二主!”淳于琼态度强硬,说着便拔出佩剑要自杀。

    宇文宪急忙出言制止:“那也要看忠的是什么样的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道理你不会不明白吧?将军第一次惜败于在下之手,险些丧命。此次在下又侥幸获胜,袁绍若知岂会再留情面?届时非但将军身首异处,妻儿老小亦受牵连。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曹丞相迎天子于许都,讨伐佞臣、重振汉室,可谓挽乾坤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等雄主胜袁绍十倍,将军有将帅之才,却跟随袁绍这个庸主,可谓明珠暗投!

    今日将军若是自刎谢罪,或可免家族受累。今逆贼袁绍败亡在即,将军一身才华难道要与袁绍一同埋葬吗?不若归降朝廷,日后跟随曹丞相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后世再提起将军,必是弃暗投明、大仁大义,而非冥顽不化、助纣为虐呀。”

    宇文宪这一通话说完,心中是越来越佩服自己的口才了。

    而淳于琼听完这一番话,内心受到了极大触动:“想我自幼习武,为的就是能沙场建功,将来拜将封侯、留名后世。如今却一败涂地,我若归降,便是不忠。若是不降,我的大志便成了镜花水月”

    良久,宇文宪终于等来了淳于琼的回答,他说:“我两次败于将军之手,此乃天意。将军两次皆不杀我,琼铭感五内。拜将封侯乃我平生之夙愿,然忠义二字却比功名更为重要。我食袁绍之俸禄,便该忠君之事,我不愿背上背主求荣的骂名。投降之事,恕在下不能从命!”

    淳于琼说罢引颈自裁,其献血飞溅到了帐内一杆“袁”字旗上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