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这是个假的唐朝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这是个假的唐朝:第一卷·长安拾疑 第七十章 辛隐王

    原本,这个非常人的家门里,还能多上一位的……

    脑海里闪过那抹翠衣倩影,徐宗望心中不禁感到些许唏嘘。

    一个女儿家,不仅聪颖、擅辨、能御雕,怎么……还会有以身挡剑的勇气呢。

    她,本该是世间又一位钟灵毓秀的奇女子呐。

    可惜了。

    可惜了她,也可惜了现今成这副疯魔模样的长乐县侯。

    “我,非陈大人亲儿。”

    被孔青珩牢牢钳住了脖子,陈昭喉结艰难地嚅动,吃力道。

    什么!

    饶使对陈昭的反应有数种预料,也猜想不到竟从他嘴里蹦出这样一句话来,堂堂工部尚书的长子,众所周知的陈良媛胞兄,竟然非陈家子?

    “咳咳……”

    吃惊之下,孔青珩手上的力道不自觉放松了些,陈昭急剧呼吸着,咳了几声,继续道:

    “家父乃辛朝左翊卫中郎将陈尚,昔年先帝驾崩,家父临危受命,护送小皇子南下。未免遭追击,家父将襁褓中的某与小皇子调换,交与时任荆州刺史的陈大人,言曰:若乱贼追至,可将某以皇子之名交递。”

    陈昭口中的先帝并非丰朝先帝高祖陛下,而是辛朝哀帝,而谈及年幼时天降横祸,险些因自己亲身父亲的决意丧命,他脸上并不以为意,表情格外坦诚道:

    “幸而,贼人并未追来,陈大人本与家父有故交,又因小皇子一事敬其风骨,也怜悯某的身世,见事态平缓,便对外宣称某为他妻的早生子,因恐福不堪受以致夭折,故足岁才宣。”

    “既然侥幸于世,脱离了这个漩涡,为何你又与辛隐王搅在一起。”

    闻言,徐宗望眼底一亮,插言道。

    辛隐王?

    孔青珩朝徐宗望投去一抹疑惑的目光。

    “昔年,先帝一统北方,并未称帝,而是派人大力搜寻哀帝流落民间的幼子。半年未果,不得已,改国号为丰,承天意登基,颁布诏书通传天下,当中,便封哀帝幼子为辛隐王。多年来,始终无人认领,朝野上下也慢慢遗忘了这旨敕封。

    然而,五年前,一股势力开始在我丰朝境内隐隐流动,借辛隐王名义企图颠覆我朝,是为乱党之始。可惜,下官多方查证,也未能寻到其人踪迹,只有小道消息相传,乱党中的这位辛隐王,是名样貌极其俊秀的年轻男子。”

    徐宗望细细解释道,也说明了乱党的来历。

    早前破获了突厥副史遇刺案时,他便知道,陈昭是与乱党中的辛隐王打过交道了,可惜,此后,他费劲心力也未能从陈昭口中探出一句,只得布局,诱使其它乱党现身。现在,孔郎君这一出,陈昭嘴巴里说出来的东西,远比他入狱以来多得多了。

    “先帝龙章凤姿,吾主貌胜世人自乃常理,至于什么辛隐王之名……哼,不过是你们自认为的,吾主秉承先帝遗脉,自为真龙,何须冠王名。”

    陈昭面色不悦道,脸色上尽是对他口中的主公的崇敬。

    “啪!”

    松开了钳住陈昭脖子上的手,孔青珩朝陈昭的脸上就是用力一挥,这个巴掌比前面任何一个都狠,直接将人扇倒在了边上的石床上。

    “不管这个辛隐王是真是假,就因为抛弃你的老子,还有你老子拿你的命去救的家伙,你就要牵连含辛茹苦将你养大的陈氏一族?你全了你老子的生恩,全了你老子的忠义,又置陈氏养恩、陈氏忠义于何地?!畜生!”

    “哈哈哈哈哈……”

    仰天长笑,陈昭的发髻因孔青珩的这一耳光扇歪了,头上垂落几缕碎发来,他定定瞧着孔青珩,脸上多了几许疯狂。

    “说得好!但主公的志向,岂是你们这些俗人能够懂的!主公有不世之姿,惊天地之韬略,我虽不才,亦愿效犬马。至于牵连,某与陈氏血缘上无半分瓜葛,不过是个没养熟白眼狼罢了,如何迁罪?至于陈家忠义……”

    “却非某之忠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陈昭此刻的形象再无半分先前的英雄气度,只是,他目光灼灼斩钉截铁道。

    “倘若你所言不假,当年先帝四海寻觅辛隐王时,他为何不现身?五年前,他已然成人,为何不来朝廷领敕,验明己身!”

    对于陈昭口中的杀父之仇,徐宗望并未理会,直接反驳道:

    “由此可见,他是否真乃当年辛哀帝流失民间的幼子,都尚自存疑。更别说,如今天下思安,他却搅动风雨,于国,大贼也!”

    “谬论!”

    陈昭气得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着,怒斥道:

    “天下本就是吾主的!是李家这群乱臣贼子篡位!为何不现身?你以为,我生父是如何死的?你以为,李坤有庶子五人,为何仅仅他李修封了王!”

    陈昭的话又气又急,听着,还有几分混乱,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细细一理,都不难从中理出一个足以震骇朝野的惊天大秘密来——

    当年丰朝高祖名义上寻主,实际上行的,竟然是不轨之事?

    陈昭的生父,前朝左翊卫中郎将陈尚,是在当年那场寻人中护卫辛哀帝幼子而亡?

    而当年受命寻辛哀帝幼子下落的成王李修,是因为此事,才得以封王?

    其实,真个分析起来,虽违背了道义,却不反常理。

    至高无上的帝位,世上几个人能在距离它一步之遥的地方拱手让人?

    可是,做了是一回事,被人知道,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年那场寻主行动,阵势浩大,震动南北,天下诸位大儒无不推崇,对高祖的印象大为改观,世人也无不赞一句“李王高义!”

    若是叫天下人得知,这场所谓的寻主,实际上是场不可告人的巨大阴谋,那世人又该如何看待先帝,看待如今的丰朝?

    突然间,想起早些年前,世上有文士说高祖是——坐看他起高楼,坐看他宴宾客,坐看他楼塌了。有心算无心,故意等着辛朝衰亡,揭竿而起。

    徐宗望心底生凉。

    他第一次相信了善恶终有报,身为六扇门的总捕头,他手上自然也沾过一些无辜之人的血,这回叫他得知此等惊天隐秘,恐怕是真的难以善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