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正文卷 第41章 朝堂争论

    “陛下放心,麾下有如此强军,臣一定不负陛下厚望”王琳自信地说道,关于铁鹞子和铁浮屠是鲜卑骑兵汇聚到邺城时,高伟脑子突发奇想出来的,斛律光走的急,自己还没来得及执行这个强军计划,正好赶上给王琳南下用上。

    第二天一早,三万大军在王琳的带领下从邺城南门而出,高伟也特地摆酒向将士们送行,期间高伟还单独勉励汉军将士,私下嘱咐汉军的统领傅伏一定要打好这场仗。

    和王琳战场拼杀相比,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即将展开,比南陈冯肃出发早的元文遥,顺流而下赶到南陈的国都建康。

    此时的建康比南梁时更加繁华壮丽,建康城墙内外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寺庙,每天香烟飘袅钟声阵阵,响亮诵经声此起彼伏,犹如一幅安谧祥和的画卷。

    秦淮河上游舫密布,船上的男男女女在舫间穿梭追逐,河畔上密布着酒楼、茶馆、妓院,游人如织,花鸟肆意,商贩如云,时常有游人驻足挑选,美好的让人沉迷留恋。

    元文遥此时一身书生打扮,看着周围的景象叹道:“终于明白刘义隆如此英雄豪杰,屡次北伐却功亏一篑,如此奢靡安逸的环境,无论多少英雄好汉也会被这种安逸的生活磨掉锐气和志向”

    鸿胪寺院卿高明附和道:“或许就是南方朝廷北伐屡次失败,北方朝廷南征成就霸业的原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人诚不欺我”

    元文遥叹了口气道:“先去鸿胪寺亮明身份,国事要紧”

    上岸之后元文遥等人换上牛车,直接赶往南陈鸿胪寺所在地,见到门外的军士后,元文遥一行人主动亮明身份,军士查验一番后也不敢耽搁,一方面让军士把元文遥等人保护起来,一方面亲自去通知上官。

    等了不到一会儿,一位身着华服的南陈官员带着署里的同僚迎了上来:“齐使到来,理当出城迎接,署里已经备下茶点,请给位慢用,本官要去请示陛下,恕在下不能陪诸位”

    元文遥见此人热情周到,开口答道:“应该的,贸然来访本是无礼,我们可以等”跟元文遥一样,冯肃也是伪装成商队,秘密向邺城进发,结盟这种事情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还是低调点好。

    等南陈的鸿胪寺卿离开后,在鸿胪寺少卿陈镇的陪同下,元文遥一行人进入府衙之内,大家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聊着国内发生的大事,两方都是互相试探,谈判也已经从表露身份那一刻开始了。

    或许是陈宣帝急切想要结盟,元文遥一行人等了不到两个时辰,陈宣帝的迎驾已经来到鸿胪寺门口,元文遥一行看到南陈如此急切召见他们,对接下来的结盟多了几分信心。

    元文遥一行人被马车带到皇宫里,在经过一处气势非凡的大殿停了下来,此处应该是南陈处理朝政的地方,殿外戒备森严,侍卫五步一岗,手持长枪利剑肃立,给人一种极大的压迫感。

    元文遥面带微笑和副使高明一起走了进去,表现的不卑不亢,一副大国上使的架势,走入大殿中,陈国陈宣帝和陈国的诸位大臣早已在殿中等候,元文遥心里不由得感叹:“南陈非常重视此次结盟”

    在宫殿最高处坐着一位四十多岁,头戴珠冠冕,一身黑服龙袍的中年人,就是南陈的统治者陈宣帝—陈顼。

    在陈宣帝下首分别坐着数十位两排而坐的文武大臣,有的人行将入土的样子,有的正值盛年,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对远道而来的元文遥一行人,眼中充满了好奇和重视。

    作为继承南梁基业的陈朝,多次和北齐发生纠葛,最近的一次差点国都都被攻下,幸亏陈国开国皇帝陈霸先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保住了南梁的基业,最后建立了陈朝。

    面对曾经强悍的对手,南陈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候景之乱没过去多远,但是带给南人心底里的痛苦却永远抹除不了,而候景此人就是北齐的前身东魏的一名将军。

    元文遥此行是结盟的,而不是来秀优越感的,本是皇族身份的元文遥,在礼数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相反举止得体身上颇有南人优雅和从容。

    起码陈宣帝自己感到元文遥表现让人很舒服,丝毫感觉不到仗势欺人的架势,元文遥先向陈宣帝行礼,和向高伟行礼时没什么两样,然后分别向朝臣拱了拱手表示敬意。

    礼毕之后,元文遥把皇帝高纬的亲笔信呈了上去,开口禀道:“此乃大齐皇帝送给大陈皇帝的亲笔信,请陛下阅览”语气中把大齐和大陈放在同等的位置上。

    陈宣帝拆开之后仔细阅读,读的过程中脸上慢慢浮现出喜色,信中多是高伟对陈宣帝的吹捧之言,但却谈不上谄媚,因为高伟赞扬陈宣帝时也不是无的放矢。

    比如高伟敬佩陈宣帝为国年少出质于北周,在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扫灭叛逆,每次夸赞陈宣帝时都举出实例,既不让人感到尴尬而且让陈宣帝获得极度的成就感。

    最后信中高伟说自己时刻以陈宣帝为榜样,希望像陈宣帝一样中兴北齐。

    在看完信后的陈宣帝心情大好,更让内侍拿着信传阅满殿朝臣,满殿朝臣见陈宣帝心情愉悦,开始疯狂给陈宣帝戴高帽子,一时之间大殿里的气氛其乐融融。

    元文遥心里明白结盟这件事十有八九能成,不等元文遥主动开口,陈宣帝笑容满面问道:“齐使,来朕的大陈所谓何事?”

    元文遥神情庄重道:“受大齐皇帝所托,派臣前来商讨结盟共抗北周”陈宣帝虽然此时心情愉悦,但也不是傻子,结盟是原本打算好的事情,不过你们既然主动商议结盟,不谈点条件好像也说不过去。

    陈宣帝在得知元文遥到后,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追冯肃返朝,要是这边谈着冯肃要再去,多少让自己这边有些被动,现在是你们北齐先急着要结盟,主动权现在在我们手里。

    陈宣帝此时自己不好说话,咳嗽了一声后,底下陈宣帝的心腹孔范,心领神会地站了出来问道:“齐使远道而来请求结盟,不过此时北齐和北周正在大战,却来找我们结盟,颇有些祸水东引的嫌疑”

    “要知道北周向来和我朝交好,北齐却屡次兴兵南犯,更收留南梁余孽王琳,此时结盟或者对我大陈颇有些不利”

    陈宣帝虽然不发表意见,但是听孔范这么一讲象征地点了点头,元文遥看后先向孔范拱了拱手后开口道:“此言差矣,元文遥虽为齐臣,此时觉得结盟对南陈百利而无一害”

    “北周正和大齐在宜阳大战,作为旁观者的南陈,联周则周胜,联齐则齐胜,无论如何都处于不败之地,不过对大陈而言,和大齐结盟是最好的结果”元文遥回答道。

    孔范继续追问道:“为何跟北齐结盟是最好的呢?北周实力更强,北齐相对较弱,此时北齐主力被北周牵制住,我大陈正好北伐夺取你们北齐的淮南之地”

    元文遥听后点了点头回答道:“南陈如此正好中了北周的奸计,为何?周强而齐弱尔,北周此次可以打我们大齐,下次也可以攻打你们大陈,如果此次大陈帮北周攻打我淮南之地”

    “下次北周攻打你南陈时,我大齐帮还是不帮?所以南陈夺取淮南之地是为北周火中取栗,其结果将是彻底得罪我们大齐,属于自绝于天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