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梦幻1984:正文卷 第四章 小本买卖

    “补,给补好一点,不然不给钱啊!”

    杨宇的语气不容讨价还价,两个职工也无话可说,只得咬牙点头。

    一块一毛五,那可相当于大半天的工资了,这个年代工人的平均工资也就六十块钱一个月,在这个集镇,这种国营企业的工资还得少一点,大概只有五十块的样子,一块多的修理费着实是笔不小的开支,换谁来也心疼。

    “宇哥,你看!两块三毛钱!”

    没一会儿功夫,张大猛就拿到了两块三毛钱的修理费,心里无比激动,这半天就挣了三块七角了!前面几天加起来都没今天挣钱得多。

    “这有啥?才几块钱你就高兴成这样了?等着吧!”

    挥挥手,示意张大猛别打扰自己小恬,虽说蚊子腿也是肉,但这几块钱杨宇还真没放眼里。

    “张大猛!车胎被扎了,快给补补!”

    “不知道那个狗娘养的干的好事!弄得一地图钉。”

    “要是被我抓住了!铁定打得他满地找牙!”

    杨宇的话音刚落,就又有好几糖精厂的职工推着车子,骂骂捏捏地来到张大猛的修车摊前。

    张大猛修车好几年了,从没见过这种阵势,慌忙地起身招呼。

    “嘿!几位大叔,车胎被扎破了?哎哟!这谁干的?真缺德!”

    几个职工来到修理摊,杨宇就从凳子上窜起,绕到这几辆自行车前,左看看,右看看。

    本着做生意脸皮要厚的原则,杨宇面不改色,一个劲地摇头摆脑,就像是吃瓜群众一样。

    “就是!哎,哎!到底能不能补?给个准话!”

    车胎被扎爆,几个职工根本就没有心情和杨宇唠嗑。

    “补胎一块二,加气两毛,大叔,你这车的刹车坏了,得修修,不然不安全!”

    “你这车脚踏板坏了,得换,不然不好使!”

    “你这车轱辘里的铁蛋被摩小了,得换,要不然这车就得报废!”

    ……

    杨宇挨个查看,每辆车上都能找出一些问题。

    开玩笑,他上辈子读书的时候,没少骑车,很多时候车坏了,都是自己修的,所以要在这些老式自行车上找点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诶!你这补胎怎么涨了这么多?前几天才六角,怎么今天就涨到一块二了!”

    补个胎一块二,着实太贵了,一旁的张大猛都是听得胆战心惊,他没想到杨宇的报价越来越高,简直刷新了他的三观。

    “大叔,这可是小本经营啊!咱这儿补胎贴可不多了,要是今天你们不修的话,那得等下个星期了,反正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反正是垄断,杨宇底气十足,就算收十块又如何?反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大叔,慢走啊!下次又来啊……!”

    杨宇手里拿着一叠钱,笑眯眯的对几个职工挥手示意,扭过头来就看见张大猛累趴在了地上。

    “咦!大猛,你干啥?快起来,待会还有车来呢……”

    生意做到这个份上,张大猛算是看明白了,路上的图钉就是杨宇撒的,杨宇口中那个缺德的家伙,就是杨宇他自己!

    无奈一笑,张大猛翻身爬起,果然还是是知识分子的脑瓜子好使,自己修了几年的车,愣是没想到这法子。

    接下来两个小时,来找张大猛修车的糖精厂职工和政府人员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不过杨宇的报价始终稳定在了补胎一块二,加气两毛,毕竟再往上涨的话,就太坑爹了,估计没几个人承受得住。

    “呼……终于完了。”

    张大猛用满是油渍的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常常地吐出一口气,疲倦的眼神中夹杂着演示不住的兴奋。

    “宇哥,你这办法真管用,猜猜咱今天挣了多少钱?”

    稍微清点了一下,张大猛挥着一叠钱,一脸兴奋地凑到杨宇跟前。

    “四十?六十?”

    今天来修车的,没有四十都有三十,杨宇猜测,几十块钱应该是有的,但具体多少,他可就没个准数了。

    “七十五块三毛六!咱么今天挣了七十多块!”

    “给我三十八块,以后这个方法你可以随便用。”

    “好勒!这是四十,宇哥您拿好了,下次有好路子,可别忘了哥们我啊!”

    挣了这么多钱,一块两块的,张大猛也不那么在意了,要不是杨宇,他的生意只会依旧惨淡,所以多给杨宇一点,他也心甘情愿。

    拿着钱,看看天色,已经下午五点了,告别了张大猛,杨宇朝集镇的另一边走去。

    走到集镇上唯一一家杂货铺门口,杨宇微微一停顿,然后走了进去。

    “老板,你这儿香烟怎么卖的?”

    “雪峰3角5一包,三块钱一条。”

    “翡翠不带嘴的4角一包,三块五一条,带嘴的7角一包,六块五一条。”

    “阿诗玛2角五一包,一块八一条。”

    “双叶,1角8一包,一块二一条。”

    “白帝1角4一包,一块钱一条。”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杨宇扛了一大袋子香烟往回走。

    母亲在杨宇回来之前就收工回到了家里,发现杨宇不在,着急得四处寻找,生怕杨宇又想不开,干点啥出来。

    “二宇,你到哪儿去了?你背的是啥东西?”

    没过两分钟,杨宇就扛着一个大袋子气喘吁吁地走进院子,母亲连忙上前,帮杨宇接下了袋子。

    “妈,我没事,今天我上了趟集市,拿了一批烟回来。”

    抹去额头的细汗,来回走了几十里,杨宇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和母亲说话的时候脸上却挂着阳光般的笑容。

    “烟?你拿这么多烟干啥?你哪儿来的钱?”

    母亲打开袋子,发现全是烟,很吃惊地看着杨宇。

    “我在集镇杂货店老板那里赊的,我寻思着拿回来卖,能赚点差价,可以补贴家用。”

    杨宇点点头,他撒起谎来,都不带一点含糊的,这年头谁会信一个修车摊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呢?

    “赊这么多,能卖完吗?卖不完可咋办!”

    听说杨宇想赚差价来补贴家用,母亲心中一暖,她的二宇长大了,知道挣钱了,不再是之前那个只想着读书的二宇了。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小生意也慢慢可以做了,只不过现在大家都温饱线上挣扎,谁又有时间搞这些投机倒把的事情呢?

    “我和老板商量好了,卖不完的全退给他,不收钱。”

    杨宇点头回答,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彻底打消了母亲心中的担忧,所以母亲也就由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