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手机站m.dajiadu8.com,服务器懒得转移了,凑合看吧!没收益,所以空间有限,请见谅

首页

历史军事

并州铁甲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并州铁甲:正文卷 第九十七章 新兵器

    结成联盟,这些家族的势力就能为陈原所用,当然,陈原也要负担起他的头领作用。

    他要护卫起整个联盟。

    好好款待莫家人,又拉过莫畏,问问他身体的情况,他身体已经康复的差不多了。

    最后,陈原又问候莫凝雪。

    莫畏笑道:“小姑娘吵着要来见你,还嗔怪你怎么不到莫家堡了呢?要不是一路过来,太过辛苦,我就带她来了。”

    陈原一笑道:“前面两次路过莫家堡,刚好都是晚上,根本没办法去拜访,所以只得过门不入了。”

    “好好,我也跟她解释解释。”

    联盟之事说好,韩泰将带50名骑兵部曲来加入陈原的骑兵也都说清楚,莫家再找出50名各种工匠,木匠铁匠漆匠皮匠等等,近日也要和韩泰所率骑兵一起过来。

    陈原向莫家先提供10大车,5000斤苜蓿草,另外,下面陈原将向他们提供各式兵器,以让莫家先行充实坞堡防卫。

    莫家之人,要急着离开,陈原慰留,莫幽才说实话,他们听说陈原率50人就杀向诸闻泽,杀的鲜卑大败,莫夫人就动了心思,非要来此不可。

    如今家里的庄稼收的怎么样,心里也是很焦急。

    陈原就不再慰留,亲自送他们到十里之外,过了浑河木桥,来到去马邑的大路,才挥手告别。

    陈原打马回来,来到浑河岸边,两岸依旧是田野里忙碌的人群。

    天高地远,豆田麦田渐渐消失不见,黄土地上,空余两寸高的麦茬豆茬。

    这庄稼收割起来倒也很快,陈原很是欣慰。

    他沿着河边,骑着枣红马,来回探看,就看看这河里如何。

    河边的芦苇丛已然金黄一片,在秋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芦花四处飘荡。

    他牵着马,在河边来回走动,下到河里面,用棍子去探测每一处河水的深度,目测河水的宽度。

    虽是秋天,水势变小,河水清清,能看到河底的鹅卵石,还有游来游去的小鱼。

    不过,这水还是很深,5丈宽的河面上,不到一丈,就有胸口深。

    只有上游有一处河滩地一块地方,那里河面特别宽,足足有十五六丈,到处是鹅卵石,水深有两尺多。

    他的大车要过,都是只能从那里过河。

    新架设的木桥,还有其他地方,这货车都是不能过的。

    货车不能过,只要这河水不结冰上冻,就是将来鲜卑骑兵也是难以过来。

    怀仁堡西面是浑河,北面是?水。西北两面,都有河水阻拦。

    鲜卑骑兵若要来杀进怀仁堡,非得过河不可。

    那就要等全部河面上冻,结成能走骑兵的厚厚冰层,至少也得3个月。

    唯一浅水的地方,就是这里的漏洞。好在只有两三丈的地方,若是骑兵,根本难以展开,在河对岸有50把弓箭,足以抵挡他们过不了河。

    除了这里,陈原现在就是要等时间赛跑,要在3个月内,将粮食收完,苜蓿草处理好,修好坞堡,将各家部曲骑兵和自己的骑兵能够捏合在一起,形成一支新的有战斗力的队伍。

    还有一件更重要之事,那就是编练步兵,用于坞堡的城防。

    骑兵野战之用,真正防守坞堡的,还得是靠步兵。

    现在又没有其他可用之人,只得从这些种田的农民中,选出来,教他们弓箭,教他们习练刀枪。

    没有弓箭,难以有真正的城防。

    可这些流民,真正能射箭的却不多,他们以前都是帮人耕田放牧的奴隶之类,不像张家莫家的部曲,从小就要习练弓箭战马。

    他们却是只能跟田地打交道,跟牧场里的牛羊打交道。

    被人驱赶,也只能逆来顺受,没办法,手里没有任何反抗的武器,即使有,也不会用。

    可弓箭手和骑兵一样,也是几年才见成效的。

    想到这里,陈原就一阵心急。

    弓是不行的,哪怕是他能造出复合弓,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在弩上下功夫。

    弓箭作为兵器的优势在于射速高,射程远,劣势是弓箭手需要大量练习,长久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

    弩射程则更远,但学习操作简单,很快就能上手,但弱点在于射速慢,间隔时间长。

    这个只能靠人多来弥补这方面的缺点,或者能够造出连射的弩来。

    陈原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弩上做出一个新式样来。

    弩在汉代基本得以定型,以后都称之为汉弩。

    弩是由机械力量张弛的弓,其击发装置便是弩机。弩机是由悬刀(类似步枪的扳机),牙,钩心,望山等小部件构成,通过巧妙的机械装置,只要一口悬刀,弩矢便在瞬间发射出去。

    弩机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成型,在汉朝更得到完善。

    弩臂是用木制,末端带有手柄和保护悬刀的护圈。

    整体的弩,有些类似后世之步枪,只是前面是一支复合弓而已。

    汉弩威力巨大,种类分臂张弩、蹶张弩、大黄弩等。

    其中臂张弩就是所说的类似步枪的那种,也是最常见的。

    陈原的目标,就是这种,以此来保护怀仁堡。

    打定主意,陈原打马过河,回到怀仁堡,制定各项计划。

    造弩,只是训练计划的一环。

    首先就是修坞堡之事,这事一直是王允在管,这几天别人都在忙着收割庄稼,他老人家则是带着他的几个手下,围着村子,四处探勘测量。

    其次,就是骑兵训练融合计划,待莫家张家骑兵部曲过来之后,这庄稼也该收割的差不多。到时候,练出新式骑兵,有鲜卑来犯,才能野外与敌人真正一战。

    还有就是练兵计划,针对毫无基础的种田农民进行训练,要练习用弩之法,要练习用刀枪之法,这是城防的主要力量。

    远战用弩,近战用什么呢?

    他不缺钢铁,不缺钱,那就用苗刀。

    苗刀刀型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远看就像麦苗一般,因此称之为苗刀。苗刀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实用价值及高,杀伤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

    为了弩,为了苗刀,他立即下令,急促派人到马邑县,命令老古将那个坩埚炉子想法运到这里来,另外,还要张县尉当时是如何跟匈奴人呼延雷传递情报的人送来,还有从马邑县城再叫来制作弩的师傅。